國內主產區新麥不完善粒大范圍超標,疊加持糧主體惜售,導致達到儲備糧質量要求的小麥規模化采購難度較大,新麥因品質及流向不同,麥價呈現多軌道運行態勢。進入2023年以來,國內小麥進口量同比大增,但國際麥價大幅走高或將制約后期進口力度。
產量質量下降疊加惜售
質量達標小麥高位運行
從近期國內產銷區新麥交易情況來看,達到儲備糧質量要求的新麥競搶激烈,成交價格重心呈現上行態勢,區域間新麥因質量分化,儲備新麥輪入價格不一。麥價高位運行,部分市場主體為保證儲備小麥按時按質按量輪入,不斷提高價格以提振收購量。
6月18日,蘇州市吳江糧食購銷有限公司銷售1萬噸2023年江蘇產小麥,全部成交,底價2680元/噸,最高成交價2705元/噸,最低成交價2680元/噸,成交均價2689元/噸。
6月19日,中儲糧安徽分公司(淮南庫)采購4989噸2023年產小麥,實際成交2000噸,以底價2760元/噸成交。
受張家港市糧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委托,6月20日,南方小麥交易市場競價銷售14644.592噸2023年張家港產小麥,全部成交,底價2640元/噸(車船板價),成交價2740~2765元/噸。
6月20日,河北曲周縣豐登糧油購銷有限公司采購1000噸2023年產二等小麥,底價2780元/噸,成交價2780元/噸;安徽銅陵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采購2500噸2023年國產混合麥,成交1250噸,底價2760元/噸,成交價2760元/噸。
6月21日,天津津武糧食儲備有限公司采購10811噸2023年天津市、山東省、河北省產三等及以上硬質白小麥,全部成交,底價2800元/噸,成交價2780~2790元/噸;威海市良佳糧油儲備有限公司計劃采購5000噸2023年產混合麥,全部成交,成交價2820元/噸。
截至6月下旬,江蘇宿遷面粉企業白小麥收購價2700元/噸,安徽亳州新麥凈糧進廠價2800~2820元/噸,河北邯鄲白麥收購價2760~2770元/噸,河南周口凈糧進廠價2820~2840元/噸,山東德州凈糧進廠價2720~2760元/噸。
需求疲軟制約整體開工
面粉企業加大新麥使用
當前,國內面粉消費處于傳統淡季,隨著天氣升溫,面粉保管難度加大,市場走貨緩慢,下游產品需求不給力,加大面粉企業經營壓力,粉企整體開工率處于低位,企業之間的競爭較為激烈,面粉、副產品庫存消耗緩慢。近期,面粉企業不斷加大新麥使用力度,糧源采購以剛需為主,根據自身庫存和上貨量靈活調整采購價格。
國家發改委監測數據顯示,截至6月下旬,全國36個大中城市集貿市場和超市富強粉平均零售價為2.89元/500克,標準粉2.57元/500克。
截至6月下旬,江蘇徐州銅山面粉企業30粉出廠價3200元/噸,麩皮出廠價2000元/噸;安徽宿州面粉企業30粉出廠價3340元/噸,麩皮出廠價2020元/噸;河南商丘面粉企業30~40粉出廠價3120元/噸,麩皮出廠價1900元/噸;河北邢臺面粉企業30粉出廠價3280元/噸,麩皮出廠價2000元/噸;山東菏澤面粉企業30粉出廠價3200元/噸,麩皮出廠價1960元/噸。
我國小麥進口同比大增
美麥期價環比大幅走高
美國農業部小麥展望報告預計,2022/2023年度中國仍是頭號小麥進口國,預計將進口1400萬噸小麥,主要來自澳大利亞。自2022年10月份以來,中國每月進口都超過100萬噸,4月份達到創紀錄的170萬噸;中國在2022/2023年度主要進口飼料小麥,但在2023/2024年度可能會轉向進口制粉小麥,中國2023/2024貿易年度的小麥進口調高150萬噸,達到1200萬噸。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1月至5月我國累計進口小麥719萬噸,同比增加62.5%。其中,自澳大利亞進口450萬噸,占比63.3%;自加拿大進口125萬噸,占比17.6%;自法國進口77萬噸,占比10.8%;自美國進口47.5萬噸,占比約6.7%。
6月21日,浙江永康市糧食收儲有限責任公司銷售5000噸2020年入庫澳大利亞小麥,全部成交,底價2620元/噸,成交價2686~2714元/噸;武義縣糧食收儲有限責任公司采購3600噸2022年、2023年進口澳大利亞白小麥,全部成交,底價3090元/噸(倉庫車板交貨),成交價3080元/噸。
截至6月23日,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美軟紅冬小麥9月合約期價報收于743.5美分/蒲式耳,較上月同期上漲108.75美分/蒲式耳,漲幅達17.13%。
麥價上漲加大后市壓力
關注市場主體購銷心理
當前,市場主體對國內主產區2023年小麥產量和質量情況分歧較大,市場主體心理預期對流通市場小麥階段性供需格局影響加大。隨著國內主產區新麥收獲結束,新麥產量和質量形勢逐步明朗,較大比例的新麥不完善粒超標,尤其是芽麥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其有效供給量,很大程度上影響市場購銷格局。
與此同時,新麥產量和質量不同程度下降,疊加收購價同比明顯下跌,導致農戶惜售心態較為濃厚。主產區持糧主體惜售,疊加各級儲備小麥階段性大量輪入,很大程度上提振麥價走勢,但也加大其后期價格下跌風險。
國內陳小麥結轉庫存數量高企,疊加2023年小麥產量仍處于高位水平,很大程度上保障糧源供給,品質下降更多引發結構性矛盾,供需格局整體寬松將制約麥價運行空間,小麥飼用替代量及跨區域流通量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