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2023年國際米價“特立獨行” 2024年國內稻米行情可能回落


來源: 糧油市場報   作者: 特約分析師于季菲   時間: 2024-01-12

元旦期間,國內銷區市場大米供應充足,價格基本穩定,部分品種略有上漲。臨近年關,返鄉務工人員逐漸增多,節日備貨提振效應尚不明顯,加之碎米等副產品震蕩偏弱運行,利空因素疊加,企業開機率普遍不高,預計1月中旬銷區大米市場購銷活躍度將有所提升,繼而帶動米價上漲,但基于大米市場供需寬松的局面,價格上漲空間有限。

2023年國際米價走出獨立行情
2023年以來,在全球主糧市場上,大米價格走出了獨立行情,不同于全球玉米、小麥、大豆價格的普跌,全球大米價格強勢上漲。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主力合約收盤價全年下跌近13%,為近5年來首次年度下跌;小麥全年跌幅接近20%;玉米全年跌幅約為30%,結束此前連續5年上漲行情,跌至近3年低點。
反觀國際大米市場,主要出口國報價始終保持強勢上漲,5%破碎率大米FOB出口報價全年漲幅超過30%,2023年底均保持在近15年以來高位。其中,2023年全年泰國大米上漲38%,越南大米上漲42%,印度大米上漲41%,巴基斯坦大米上漲32%。
從主要出口國具體價格表現看,因2023年出口需求強勁,越南大米報價于2023年9月反超泰國,成為全球同類大米的報價高點,直至2023年12月底報價才略低于泰國大米。
全球第一大米出口國印度對大米出口限制持續加碼,疊加厄爾尼諾天氣導致泰國、印度等主要出口國降水偏少,引發市場對大米可持續供給的擔憂,進一步激發了主要進口國的采購需求,是2023年國際市場大米價格強勢上漲的主要原因。
一是印度對大米出口限制持續加碼。繼2022年9月禁止碎米出口后,2023年7月20日印度又禁止非巴斯馬蒂白米出口,2023年8月下旬印度政府又對另外兩類大米出口品種采取限制措施。其中,對蒸谷米出口征收20%的出口關稅,且限定巴斯馬蒂香米出口的最低價格為1200美元/噸。2023年10月印度政府雖然將巴斯馬蒂香米出口底價由1200美元/噸下調至950美元/噸,但是延長了蒸谷米出口加征關稅的政策期限,截止時間由2023年10月15日延長至2024年3月,且碎米和非巴斯馬蒂白米出口禁止政策保持不變(與印度政府簽署協議的除外)。
二是厄爾尼諾天氣導致泰國、印度稻谷主產區降水減少,引發市場對泰國、印度新季稻谷產量的擔憂。美國農業部預計2023/2024年度泰國大米產量同比將減少4%左右。
三是部分進口國加大采購。其中,印度尼西亞因稻谷播種延遲,產量預計減少1.5%,為確保國內供給,加大進口采購。預計2023年印尼大米進口300萬噸,同比增加226萬噸,尤其加大了對越南和泰國大米的采購。菲律賓大米進口量保持高位,2023年反超中國成為全球大米第一大進口國。菲律賓政府宣布,2024年仍將維持大米進口低關稅政策,美國農業部預計2024年菲律賓大米進口量仍將保持高位。
伴隨印度對大米出口的限制,全球大米貿易結構有所調整。2021年至2022年印度大米出口連續兩年超過2000萬噸,占全球大米貿易量的40%左右,占比超過泰國、越南、巴基斯坦三國總和。2023年印度大米出口減少,仍然是全球大米第一出口國,但占比下降5個百分點,約為34%,泰國和越南大米出口總和占全球貿易的比重提升6個百分點,至32%,僅比印度大米占比低2個百分點,泰國和越南在全球大米貿易中的地位提升。
三大因素影響未來國內稻米市場
2023年國內稻米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價格底部穩步抬升,2024年稻米行情是否會延續上年走勢?
首先,政策仍對稻米生產起著重要作用。一是政策導向。預計2024年稻谷種植面積可能以穩為主,但單產提高下總產仍有保障,最低收購價仍將發揮“托底”作用,保護農民收益。二是儲備輪換數量和節奏。稻谷作為政策市特征明顯的品種,其行情受中央和地方各級儲備輪換節奏影響明顯,集中出庫期階段性供給壓力較大,輪入期又作為市場需求主力支撐價格,2023年多地“增儲”信號對市場有明顯提振作用,2024年相關政策和市場信息值得重點關注。
其次,國內稻谷供求持續寬松,價格仍有回落空間。在供給上,由于市場需求單一且穩定、產量連續13年保持在2億噸以上、最低收購價政策“托底”等因素,近年來稻谷庫存持續累積。2022年稻谷單產、質量和總產量下降,造成2023年6月至8月國內市場階段性供應偏緊,但1月至9月共銷售最低收購價稻谷2166萬噸,實際成交341萬噸,成交率15.7%,同比提高13.5個百分點,體現出市場與政策結合下靈活有效的供給能力。在消費上,考慮到居民主食消費多樣化、人均傳統主食消費下降的趨勢,稻谷食用消費量將繼續減少。同時,在社區團購、電商促銷等“日常低價”模式影響下,居民購買渠道增加、心理價位降低,傳統節日拉動效應逐步削弱,“旺季不旺”或成常態,大米加工企業議價能力減小,大米價格區間下移。在供給寬松、需求疲軟、行業內卷的背景下,預計2024年國內稻米價格有可能回落。
最后,2024年進口大米對國內市場或有較大影響。2022年我國累計進口大米619萬噸,同比增長24.8%,創歷史最高水平,包括進口碎米(不需關稅配額)352.8萬噸,其中印度碎米201.9萬噸;2023年1月至11月我國累計進口大米240萬噸,同比減少58.4%,其中進口碎米79.6萬噸,主要由于印度限制大米出口政策和國際大米價格高企。但印度新季稻谷產情穩定,若2024年大選(預計在5月)后放松出口限制,補充全球大米供給,屆時國際大米出口價格回落,可能對國內稻米市場產生影響。
中晚秈稻市場化收購量顯著增加
2023年9月底中晚稻集中上市以來,收購量持續增加。2023年中晚秈稻主產區均未啟動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市場化收購量顯著增加。具體而言,中晚秈稻產區國有企業收購量為443萬噸,同比減少36萬噸;非國有收購主體收購比率已達82%。究其原因:一方面,2022年中晚秈稻受災減產、質量下降,企業庫存有限,2023年新稻集中上市后,用糧企業積極采購以保證生產;另一方面,隨著部分主產省持續進行品種升級,優質稻谷價格底部抬升,儲備輪入和企業采購支撐稻價高企。
元旦期間,主產區中晚秈稻市場購銷疲軟,節日效應帶動有限,下游備貨低迷,“旺季不旺”特征明顯,部分已完成節前訂單計劃的企業提前停產放假,稻谷市場購銷活躍度進一步下降,供需博弈下各地價格互有漲跌。2024年1月3日,江西普通中晚稻收購價2880元/噸,“黃華占”稻谷收購價3020元/噸;湖南普通中晚稻收購價2800元/噸,“黃華占”稻谷收購價294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安徽普通中晚稻收購價2840元/噸,周環比上漲40元/噸。湖北“豐兩優”稻谷收購價2850元/噸,周環比回落40元/噸。
粳稻購銷放緩   市場價格穩定
臨近春節,農戶售糧積極性下降,手中余糧在五成左右,部分已計劃節后售糧,節前集中售糧期逐漸進入尾聲。由于終端大米需求疲軟,疊加各大高校即將陸續放假,餐飲行業消費減少,部分貿易商和米廠已暫停原糧采購,稻米市場購銷低迷,相比上年同期節奏緩慢,預計春節前稻米價格穩中偏弱運行。1月3日,黑龍江雞西大米加工企業圓粒粳稻收購價2720元/噸,圓粒粳米出廠價3700元/噸;長粒粳稻收購價3360元/噸,長粒粳米出廠價475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
南方各級儲備輪換基本結束,對稻谷價格的支撐和拉動作用逐步消失,而終端大米消費有限,原糧采購積極性低,米企消耗庫存為主,開機率下調,稻米價格保持穩定。1月3日,江蘇泰州大米加工企業普通粳稻收購價2900元/噸,普通粳米出廠價3940元/噸,“9108”優質粳稻谷收購價3050元/噸,“9108”優質粳米出廠價460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原文刊登于2024年1月6日糧油市場報B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