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國內豆類市場呈現震蕩偏強的走勢,豆粕期貨價格大幅上漲超過3%。
近期豆類受巴西大豆貼水上漲影響,進口大豆成本顯著上升。飼料企業低庫存狀況尚未改變,但已出現邊際改善跡象。部分飼料企業在飼料配方中提高豆粕比例,生豬產能去化緩慢,飼用消費預期向好。豆類期價在經歷持續下跌后,市場出現技術性反彈需求。隨著市場情緒好轉,豆粕期價或進一步上漲。
豆粕強勁反彈,成本驅動是主因。本輪豆粕反彈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巴西大豆升貼水大幅上漲,從之前最低的20美分左右漲到目前的100美分以上;第二是美豆近日也漲跌反彈;第三是前期國際大豆跌到北美和南美的種植成本附近,導致農民惜售;第四是國內下游養殖企業之前看空庫存低價格上漲則著急補庫。
節后第一周,巴西大豆貼水延續2月初的反彈,但是沒有在-75美分/蒲式耳停留較長時間,再度下探至最低的-91美分/蒲式耳。隨著國內油廠開機和物流的恢復,內盤豆粕反彈帶動下游采購情緒,豆粕現貨及遠期成交增多,壓榨利潤改善,進口大豆買船加快,支撐巴西大豆貼水再度反彈。另外,由于機構繼續下調巴西大豆產量,新作較舊作的減產幅度擴大,巴西大豆產區也出現惜售情緒,轉而優先銷售玉米。從2月中下旬至3月初,產區大豆和玉米現貨的比價較之前上漲。
由于巴西大豆生貼水上漲及美豆反彈,導致國內進口大豆成本從之前的3500多上漲到3900左右,進口成本的增加支撐豆粕價格。最新的美國農業部3月供需報告顯示,全球產量下調,巴西出口和中國進口均創歷史新高。
3月美國農業部(USDA)報告將繼續下調巴西大豆產量100萬—200萬噸,最終2023/2024年度將會比2022/2023年度減產800萬噸左右。2022/2023年度阿根廷大豆減產較多,2023年進口大豆也超過400萬噸,主要來自巴西,往年進口也就幾十萬噸,2023/2024年度阿根廷大豆供應恢復之后,進口量也將回到正常水平。另外,自2024年3月開始,巴西開始實施B14生物柴油政策,預計將比2022/2023年度多壓榨500萬噸大豆。再算上2023/2024年度期初庫存比2022/2023年度多的100萬噸,全部供應要比2022/2023年度減少800萬噸,但是生物柴油政策帶來的壓榨消費增量預計在4月才會明顯一些。
現階段巴西大豆減產的背景也并不會一直支撐大豆貼水。2021/2022年度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均減產,兩者合計減產1130萬噸。2022年3月之前,巴西大豆貼水持續走強,但是3月中旬后一路下跌至5月底。從歷年巴西貼水走勢圖也可以發現,大多數年份,只有在5月及以后,巴西大豆貼水才會走出趨勢性上漲,畢竟那個時期收割接近結束,當季大豆銷售進度也在70%以上,收割賣壓會小很多,而目前收割和銷售均未達到。
目前,下游飼料養殖企業因之前看空后市導致庫存偏低,工廠挺價后部分廠外排隊提貨車輛增多引發貿易商等的補庫意愿增加,特別是周末部分地區豆粕現貨價格上漲明顯帶動,豆粕報價出現明顯上漲。3月11日43%豆粕現貨價格再次大幅上調,全國均價上調90元/噸。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BAGE)稱,截至3月6日當周,阿根廷大豆作物狀況總體略有改善。其中大豆評級差劣的比例降至17%,低于一周前的18%及去年同期的20%;但大豆優良率下降1%至29%。
另外,自2024年3月開始,巴西開始實施B14生物柴油政策,預計將比2022/2023年度多壓榨500萬噸大豆。再算上2023/2024年度期初庫存比2022/2023年度多的100萬噸,全部供應要比2022/2023年度減少800萬噸,這也是支撐巴西大豆升貼水走強的原因之一。國內方面近期進口大豆到港總體偏少,油廠開機不斷回落,而受到養殖企業壓欄刺激,下游企業備貨需求高漲,油廠豆粕成交火爆,國內豆粕整體表現偏強。不過目前豆粕供應仍充足,一旦大豆進口成本上漲乏力之后豆粕上漲幅度將受到壓制。
來源:中國畜牧業綜合銀河期貨、和訊網、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