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3月份后,南方早稻春耕工作將陸續展開,市場主體對稻谷政策的關注度進一步提升。恰逢此時,2024年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出臺,整體較上年穩中有漲,國家政策對稻谷市場的支持作用逐年增強。
2024年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出臺,整體較上年穩中上漲,國家政策對稻谷市場的支持作用逐年增強,提振農戶種植稻谷積極性。現貨市場上,元宵節后,稻谷市場購銷活躍度逐漸提升,大米加工企業陸續復工復產,開機率有所提升,部分主體節前庫存偏低,節后備庫需求增加,采購積極性提高,帶動南方粳稻價格小幅上漲。短期下游大米消費沒有明顯轉好跡象,大米走貨一般,對原糧價格的提振作用整體有限。進入3月份后,南方早稻春耕工作將陸續展開,市場主體對稻谷政策的關注度進一步提升。
最低收購價出臺
提振農戶種植積極性
3月1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公布2024年稻谷最低收購價格。文件提出,2024年國家繼續在稻谷主產區實施最低收購價政策,綜合考慮糧食生產成本、市場供求、國內外市場價格和產業發展等因素,經國務院批準,2024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為每50公斤127元、129元和131元。其中早秈稻價格較上年上調0.01元/斤,中晚秈稻和粳稻價格均較上年保持不變。稻谷最低收購價穩中上漲,調整趨勢與2023年保持一致,側面反映出政策對早稻的重視程度,另外還有助于進一步縮小早秈稻和中晚稻之間的價差。目前正值南方早稻春耕備耕階段,早秈稻最低收購價上調,有助于提振農戶種植積極性,為穩定南方雙季稻種植面積、增加農民種稻收益提供助力。
秋糧收購加快
中晚稻達5800萬噸
春節過后,秋糧收購進度逐步加快。截至2月末,秋糧收購進度整體已過七成半,其中南方省份秋糧旺季收購已基本結束,東北、華北地區正集中上量,最低收購價政策持續在保護種糧農民利益方面發揮作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數據顯示,截至2月25日,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中晚稻5800萬噸。其中,中晚秈稻累計收購超2700萬噸,粳稻累計收購超3100萬噸。
截至1月31日,江西省累計收購新季中晚秈稻397萬噸,同比增加57萬噸,增幅17%。截至2月25日,河南省累計收購新季中晚稻178萬噸(其中,中晚秈稻173萬噸,粳稻5萬噸),同比增加60萬噸,增幅51%;吉林省入統企業累計收購新季粳稻433萬噸,同比增加20%(其中,國有糧食企業收購110萬噸,其他糧食企業收購323萬噸)。截至2月26日,安徽省累計收購新季中晚稻735萬噸(其中,中晚秈稻646萬噸,粳稻89萬噸),同比增加110萬噸,增幅18%。
下游需求不旺
秈稻行情以穩為主
進入2月末,秈稻市場購銷逐漸恢復,但是春節消費透支了節后大米的消費空間,短期下游需求不旺,大米采購力度較小,加工企業消耗庫存為主,謹慎入市采購新稻,導致秈稻價格整體持穩。
截至2月29日,江西南昌“黃華占”稻谷收購價3060~3100元/噸,大米出廠價4400~4600元/噸,主流價格暫穩,市場以質論價;湖北宜昌“豐兩優”稻谷收購到廠價2760~2800元/噸,大米出廠價4000元/噸左右。由于節后市場需求未見明顯好轉,短期市場收購價格基本穩定。湖南岳陽“黃華占”稻谷收購價2900~2960元/噸,大米出廠價4300元/噸,以質論價,下游大米需求不旺,市場主體謹慎入市;安徽淮南“豐兩優”稻谷收購價2800~2900元/噸,大米出廠價4100~4200元/噸,現貨市場交易平淡,價格穩定。
現貨購銷活躍
江蘇粳稻漲勢明顯
元宵節過后,粳稻市場購銷活躍度提升,大米加工企業陸續開機生產,由于節前庫存整體較低,節后備貨采購需求增加,提振現貨價格走強,尤其是江蘇農戶基層余量下降較快,短期現貨市場供需趨緊,價格重心逐步上漲。東北地區基層農戶手中仍有部分余糧出售,供需形勢相對寬松,價格整體偏穩運行。
黑龍江省粳稻余糧供應寬松,圓粒粳稻價格繼續穩中下行。據監測,截至2月29日,普通圓粒粳稻市場收購價:雞西2640元/噸,鶴崗2660元/噸,伊春266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牡丹江2700元/噸,下跌40元/噸;哈爾濱2740元/噸,下跌100元/噸。優質稻價格穩定,綏化“綏粳18”稻谷市場收購價3380元/噸,“中科發五”稻谷市場收購價4000~410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
吉林省粳稻需求平穩,價格整體保持穩定。截至2月29日,普通粳稻市場收購價:遼源3220元/噸,通化3100元/噸,長春3060元/噸,延邊3020元/噸,吉林2980元/噸,白城294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
遼寧省粳稻價格穩中略漲。截至2月29日,普通粳稻市場收購價:營口2960元/噸,盤錦294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丹東2940元/噸,上漲20元/噸。節后稻谷市場需求平淡,市場主體比較謹慎,基本按需采購。
江蘇省粳稻價格明顯上漲。截至2月29日,普通粳稻市場收購價:宿遷2900元/噸,南京2860元/噸,連云港2800元/噸,均較上周上漲20元/噸;泰州2800元/噸,上漲40元/噸;南通2840元/噸,徐州2880元/噸,均上漲60元/噸;淮安2780元/噸,持平。
安徽省粳稻價格穩中有漲。截至2月29日,普通粳稻市場收購價:馬鞍山2840元/噸,合肥2820元/噸,安慶2800元/噸,銅陵280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蕪湖2840元/噸,上漲20元/噸。
米企陸續復工
米糠粕價漲跌互現
元宵節過后,大米加工企業陸續恢復開機生產,大米加工副產品供應充足,現貨市場購銷活躍度逐步提升,米糠和稻殼價格整體保持穩定,米糠粕價格有漲有跌。截至2月29日,米糠市場收購價:黑龍江佳木斯2280元/噸,遼寧營口2320元/噸,江蘇徐州2420元/噸,湖南岳陽250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米糠粕市場收購價:黑龍江佳木斯1630元/噸,與上周持平;江蘇徐州1900元/噸,湖北荊門1920元/噸,廣東肇慶2200元/噸,均上漲20元/噸;遼寧營口1830元/噸,下跌20元/噸。稻殼市場收購價:黑龍江建三江280元/噸,湖南益陽45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
米價有漲有跌
全球貿易不容樂觀
本周,國際大米出口報價持續漲跌互現,主要進出口國家政策調整頻繁,國際大米貿易形勢不容樂觀。泰國大米價格小幅上漲,截至2月29日,5%破碎率大米FOB報價625美元/噸,較上周上漲7美元/噸,同比上漲155美元/噸;蒸谷米FOB報價628美元/噸,較上周下跌2美元/噸,同比上漲147美元/噸;香米FOB報價870美元/噸,較上周下跌2美元/噸,同比上漲8美元/噸。泰銖走強及海外市場采購需求強勁,對市場價格起到一定提振作用。
越南大米出口價格繼續大幅下跌,截至2月29日,5%破碎率大米FOB報價602美元/噸,較上周下跌28美元/噸,同比上漲157美元/噸;香米FOB報價664美元/噸,較上周下跌35美元/噸,同比上漲124美元/噸。受越南冬春稻米即將收獲上市的影響,越南大米出口報價持續下跌,目前已經低于泰國同規格大米報價。
巴基斯坦大米出口價格繼續下跌,截至2月29日,5%破碎率大米FOB報價611美元/噸,較上周下跌4美元/噸,同比上漲141美元/噸;2%破碎率巴斯馬蒂米FOB報價1045美元/噸,較上周下跌30美元/噸,同比上漲5美元/噸。受印度出口禁令影響,巴基斯坦大米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30%,有助于巴基斯坦通過大米出口賺取更多的外匯,因此預計巴基斯坦2023/2024財年(7月到次年6月)大米出口總量將達到創紀錄的500萬噸。
近期印度繼續加碼限制大米出口政策,一方面無限期延長蒸谷米出口退稅,原定于3月31日到期的20%出口稅將無限期有效;另一方面禁止國內大米出口商參與聯合國舉辦的大米招標采購活動,多措并舉保障國內糧食安全和遏制通貨膨脹,以防印度大選前國內大米價格上漲。1月份印度食品通脹率高達8.3%,這促使印度政府不得不采取更多措施來控制食品價格,印度此舉將繼續擠壓全球大米供應,并推高國際大米價格,這將對西非和中東一些國家造成嚴重打擊,因為這些國家的大部分大米需求依賴印度。
主要進口國印度尼西亞去年受厄爾尼諾影響大米產量下降,價格大幅上漲,印尼去年的大米進口量達到20多年來最高水平。今年由于缺乏有效降雨,第一季度國內大米產量可能低于去年同期水平,2月份以來,印尼國內大米供應短缺現象突出,印度政府計劃將今年大米進口配額提高80%,以增加國內供應。(原文刊登于2024年3月2日糧油市場報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