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還在上漲,而且不止是新麥,現在連陳麥也開始跟著上漲了。
如果按照這個趨勢來看,是不是意味著小麥終于要回歸正軌了呢?
我覺得4個字:恰恰相反。
小麥這時候上漲,不僅沒啥道理,甚至是有點耗子跳到了鋼琴上——亂彈琴的意思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
第一,缺乏上漲的動力。
當前小麥只是零星上市,且小麥豐產預期越來越強,也就是說,后續待小麥大面積收獲后,將面臨集中上市,小麥供應將越來越多。
另一方面,面粉需求還是老樣子,且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消費沒有明顯動力。
雖然說有部分水分較大的糧會流入飼用,但是也十分有限。
所以小麥仍然是一個供強需弱的格局,且供應正面臨大增。
那這就怪了,小麥哪來的動力上漲呢?
第二,陳麥是有機會,但機會還沒到。
我們認為陳麥有機會,主要是基于兩個判斷:
一是新麥雖然豐產預期較高,但是受晚熟期影響,新麥不能馬上大量使用,所以一段時期內仍然要以陳麥為主,所以陳麥是有需求的。
二是面粉企業的庫存尚不足以支撐到新麥全部投入使用,所以隨著糧源的消耗,陳麥需求也必然會顯現。
但是這是一個時間換空間的問題,當前新麥還未全上市,大家都在觀望著,且面粉企業庫存充足,并不缺麥,所以采購意愿并不高。
再加上雖然中央儲備小麥停拍了,但是地儲卻沒閑著,正在趁機大拍,并且為了快速成交還在不斷下調價格。
所以面粉企業也就更沒有理由這個時候去拉漲小麥了。
所以,我們認為,小麥的上漲與之前的下跌一樣,全是情緒在作祟。
而這種情緒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
一是政策釋放信號以后,市場情緒有所緩和。
本來之前市場看跌小麥的情緒是很濃的,尤其是不少企業正準備甩開膀子壓價呢,結果政策突然一釋放信號,使得壓價的情緒有所收斂。
畢竟大家也搞不清楚政策這是想干嗎,所以觀望更多。
而貿易主體卻來了精神,尤其是一些本來還在小麥和玉米之間猶豫徘徊的,在政策釋放了提振的信號以后,也開始決心轉戰小麥。
所以,小麥的上漲也可以看作是政策信號的一個后反勁兒。
二是天氣因素。
本來天氣因素是一個變量,且十分飄渺,但是前幾天河南的大風讓市場再次見識到了天氣的威力,也不敢輕視。
再加上接下來又有干熱風的威脅,使市場對小麥的預期有所轉變,即便產量影響不大,但可能質量會受到一定影響。
于是,這也無形中增加了小麥的看漲預期。
但是只能說,這一切都只是猜測,在小麥沒有全面上市之前,并不能就此判定。
而我們對小麥的預期也仍然維持之前的看法:
第一,政策托底明顯。
政策端也明確表態,小麥收獲后政策收購也會及時啟動,且預計大范圍啟動托市收購的幾率不大。
這意味著,小麥再跌破前低的概率明顯縮小,政策托底意圖明顯。
第二,但上漲空間恐怕也有限。
隨著小麥豐產預期增加,小麥市場供強需弱的局面難以扭轉,流入飼用的量有限,也就限制住了小麥的上行空間。
所以,我們更傾向于認為,這個時候的漲或者跌炒作嫌疑更大,所以要警惕小麥的這種“亂彈琴”,唱衰并不一定衰,但唱好也并不一定好,不宜盲目樂觀或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