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進口大米數量下降、均價上漲。據海關統計,2024年5月我國進口大米17萬噸,同比減少39.7%;進口均價4064元/噸,同比上漲10.6%。1月至5月累計進口大米65萬噸,同比減少60.1%;進口均價4288元/噸,同比上漲20.1%。
我國大米進口數量下降、均價提高的直接原因是國際大米價格高位運行,普通白米進口成本高于國內相近品質的早秈米價格。據監測,2024年6月18日,泰國5%破碎率大米FOB報價(下同)645美元/噸,同比上漲136美元/噸,漲幅26.7%;越南大米報價575美元/噸,同比上漲75美元/噸,漲幅15%;巴基斯坦大米報價584美元/噸,同比上漲94美元/噸,漲幅19.2%。越南5%破碎率大米(普通白米)運到我國廣東港口完稅價格為4643元/噸,比廣東早秈米價格高673元/噸。
國際大米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出口供應減少、進口需求增加。一方面,2022年9月以來,印度先后多次調整大米出口管理措施,并且管理措施逐漸趨于嚴格,2023年7月20日印度政府宣布禁止非巴斯馬蒂白米出口,在此之前已限制碎米出口,此兩類品種近年來出口數量在1000萬噸左右,接近全球貿易量的1/5。該政策出來之后,對國際大米市場的影響巨大,國際市場大米價格持續強勢上漲,并在近15年來的高位運行。美國農業部預計2023/2024年度印度大米出口量1600萬噸,比此前創紀錄的2200萬噸減少約600萬噸。
另一方面,菲律賓等國家進口需求強勁。近年菲律賓人口增加,大米需求增加,但2023年大米產量受厄爾尼諾天氣影響有所下降,大米缺口疊加菲律賓國內通貨膨脹困境,有效措施之一就是通過從國際市場采購更多大米來緩解,為此,菲律賓政府還將大米進口關稅從35%降至15%。美國農業部預計2023/2024年度菲律賓進口大米470萬噸,比上年度增加95萬噸,增幅25.3%,為全球第一大進口國,2024/2025年度大米進口量將保持在470萬噸的高位水平。此外,印尼以及非洲部分國家大米進口需求也較為旺盛。值得注意的是,2024/2025年度全球大米增產預期較強,并且大于消費需求,全球大米市場供應逐漸趨于寬松,在大米價格高位運行的背景下,印度若松綁大米出口管控措施,屆時國際大米價格可能將逐步回落。
今年以來,我國出口大米數量增加、均價上漲。據海關總署統計,2024年5月我國出口大米15萬噸,同比增加35.9%;出口均價3939元/噸,同比上漲15.4%。2024年1月至5月我國累計出口大米49萬噸,同比增加22.6%;出口均價4202元/噸,同比上漲6.5%。我國大米出口數量和價格均出現一定程度提高,一是受國際大米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我國大米出口競爭優勢有所增強;二是我國大米出口以粳米為主,受東北地區種植結構調整影響,2023年粳稻產量有所下降,粳稻市場價格走強,粳米生產成本提高,也導致出口價格上漲。(原文刊登于2024年6月22日糧油市場報B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