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可給養殖戶們開心壞了,豬價開始漲了,進口也放開了,跟著這4000萬養殖戶就也要遭殃了,啥都要帶著農村,農村就想安安靜靜的搞養殖都不行?
美國的“百日計劃”向中國傾銷牛肉等產品,同時作為交換條件,中國可以向美國出口熟食類畜禽產品,不過這些都要經過美國的檢驗,合格后才可以進行出口,看起來是平等的,然而實際上美國的條條框框基本上全然否認了這個交換條件,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這個進出口活動的順利實施。
根據這么長時間的觀察,養殖戶們基本上很難達到利潤的最大化,總會有些人不同意,這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制約性,我們來再次分析下,豬價上漲是不是屠宰企業打的感情牌?
經歷了前段時間長期的跌落狀態,很多養殖戶多多少少都頂不住了,很多養殖戶也紛紛退出了。有人說,種一年小麥,不如出去搬磚一個星期,不說這個說法是不是夸張了,這確實是事實啊,屠宰場遇到收購困難了,采取小幅上調,利潤依然不動,然后調動養殖戶們的積極性,接著賤賣,供屠宰企業發展,這個或許就是他們計劃的感情牌。
曾經有人分析過農村養殖過程中經常遇到的一個怪圈,豬價本是7元,然后就一直掉,掉到6元時不舍得賣,然后就一直壓欄,講道理這個時候就該出手了,結果就任由豬價繼續掉,這個時候養殖戶才知道慌了,想著只要上漲就賣,結果壓欄導致屠宰企業收不到豬,在原有的5元的豬價上調了1毛錢一斤,養殖戶一看漲了,就覺得接下來肯定會大漲的,就又繼續壓欄,沒想到最后豬價掉到4塊多了,養殖戶一看不行了,于是馬上出手,最后4.8出手了,你們想想是不是總是這么個情況。
最近幾天豬價開始小幅上調,這是觸底反彈,還是屠宰場操控豬價?小通覺得啊,屠宰場是不會允許豬價持續上漲的,畢竟現在進口豬已經進來了,國內豬價不可能再出現什么大幅度的上調,一周后豬價必定會下跌,這樣分析可能不是很全面,但是小通認為大家該出手就出手吧,本就不是掌握發言權的人,何必要當戰爭的犧牲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