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內養殖大企生豬布局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在這樣一個形勢下,國內生豬存欄與能繁母豬存欄量雙雙下降讓許多人大跌眼鏡。而這樣的數據對近期豬價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6月13日,農業部公布了2017年5月份生豬存欄信息,數據顯示國內生豬存欄、能繁母豬存欄雙雙下跌。其中,生豬存欄環比下降1.5%,同比去年下降3.4%;5月能繁母豬同比去年下降3.0%,環比下降0.8%,目前存欄數約為3603.9萬頭,減少了約30萬頭。
從農業部之前公布的生豬存欄信息來看,今年3、4月份國內生豬存欄量環比均有上升,而能繁母豬則連續兩個月持平。而今年以來,國內養殖大企生豬布局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在這樣一個形勢下,國內生豬存欄與能繁母豬存欄量雙雙下降讓許多人大跌眼鏡。
行業人士認為農業部統計數據或存在誤差
有部分行業人士對農業部發布的數據保留一定看法。武漢芝華商業數據分析有限公司豬價分析師袁松表示,雖然受環保清拆等影響,目前國內母豬淘汰量高,但其監控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以來國內能繁母豬存欄數均有增長,最大漲幅1.0%,其余月份增長基本在0.4%-0.6%左右。
農業部發布的淘汰母豬屠宰量監測信息,今年1月以來屠宰量大幅上升
那為什么兩者監控的數據存在差異呢?袁松表示,或許是統計口徑的問題。農業部的統計方法是在400個監測縣中,每個地方有專門的統計員到豬場進行統計。但有部分養殖戶卻表示數據是由他們自行上報。而部分地區對非禁養區豬場,根據規模大小而對環保有不同要求,部分養殖戶為了減少處罰而在上報數據的時候報小了數字,從而導致統計數據出現誤差。
另外,今年以來養豬還處在盈利的階段,新建了較多年出欄幾百頭肉豬的豬場,但這部分新增豬場可能沒有被納入統計范圍,因而導致統計誤差。
而另一位行業人士丁生(化名)則表示,事實上母豬存欄下降早在今年一月就已經開始,因為一些有遠見的企業已經開始淘汰老的母豬。根據今年以來的豬價走勢,目前處于豬市淡季,部分豬場會適當減少存欄。也就是說,農業部公布的統計數據或存有滯后的性質。
今年1月份以來,豬價走勢整體下行
6、7月份豬價行情樂觀
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化存疑,但生豬存欄量減少卻沒有引起太多爭議。目前行業內普遍認可的一個觀點是,目前豬價下跌,最大因素并不是產能恢復,而是因為生豬出欄體重增加。農業部畜牧業司監測處副處長張富介紹,1-4月國內生豬存欄下降1.7%,但出欄活重增加2.8%,所以國內生產的豬肉只增不減。
而過去兩個月國內迎來了一波肥豬集中出欄潮。由于去年豬價高企而進入2017年以來豬價開始下行,當時養殖戶對國內豬價仍有信心,于是壓欄較為嚴重。但隨著豬價持續下行,已經養得過肥的豬不得不出欄,由此引發了一波出欄潮, 4、5月份豬價加速下行的走勢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這個現象。
集中出欄后存欄減少。另外,袁松表示,由于去年冬天那一批仔豬的成活率不高,今年6、7月份正好是那一批仔豬出欄的時候,因此,豬的供應偏少,豬價有望回暖,存在重回7元的潛力。而丁生也表示,7月豬價到達頂峰時,或可以達到7.7元/斤。
目前豬價正回歸平衡,冬季以后豬價或迎寒冬
在大部分人看來,目前的豬價形勢不好,但事實上以現在的行情來說,養豬還是賺錢的。為什么在大家看來目前豬價不堪入目?這很大一個原因是,去年豬價過高。湖南信旺農牧發展有限公司鄧名樹表示,去年這個時候豬價最高在10.8元,而現在才6.4元,相差4塊多。
也就是說,一年之內較大的價差讓人們感覺當前豬價顯得過低。其實現在只是回歸正常,往平衡的方面回歸。袁松也表示,這是心理作用,目前的價格養豬仍然處于盈利階段,只不過利潤相對薄弱。
對于后市豬價,業內普遍不看好。有養殖戶猜測,往后的豬價可能比現在還低,回到5元豬價并不是沒有可能。袁松也表示,目前母豬存欄恢復,豬周期下行已經沒有太大疑義,下半年豬價漲得可能性不太大。而目前經濟總體形勢有下行趨勢,需求下降,在產能逐漸恢復的同時,明年豬價還會繼續下行。
網友“騎著豬的大帥”表示,不要賭行情,豬價短時間來看不存在暴漲的可能性,此時出售仔豬、淘汰產能低下的母豬是最佳規避風險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