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全國生豬外三元均價6.95元/斤,較昨日上漲0.01元/斤。今日30個省(市、自治區)中,15省份豬價上漲,11省份豬價下跌,4省份持平。全國有12個地區均價在7元以上。
隨著全國高溫峰值的過去,接下來溫度是高低交替,降大于升的季節,我們養豬已度過最困難的時侯。現在的情況是:豬肉消費已在淡季中的最低點,高溫低量已進入尾聲。
接下來進入秋天,消費提升是必然的,外國豬價在上漲,進口量在減少,牛豬不再主導市場,標豬出欄體重在下降,這些客觀原因,都說明8月豬價將會小幅反彈。
中秋、國慶陸續到來,豬市需求將逐步回暖
目前生豬市場處于供需相互制衡階段,供需博弈激烈,雙方都是拉開了滿弓,但誰也不愿意射出這能夠打破僵局的一箭,持觀望心態濃厚。
雖然目前生豬價格漲跌動蕩,但是波動幅度并不大,而且企穩的跡象還是非常明顯的。對于接下來的行情走勢很多人表示整體下行趨勢難改,但是階段性反彈的機會還是存在的,至于部分聲音表示的報復性上漲恐怕概率不大,養殖戶不要過度期待。
另外,業內表示受環保和散養戶持續退出資源限制等因素影響,生豬產能恢復速度偏慢,因此供給不會短時間大量的增加。那么后市隨著中秋、國慶等傳統節日的陸續到來,豬肉市場需求將逐步回暖,對豬價也有提振作用。但是下半年豬肉價格大幅上漲下跌的可能性均不大,廣大養殖戶一定要密切關注市場形勢,根據市場形勢理性補欄和賣豬。
此前,農業部認為,生豬產能恢復程度較小,下半年旺季到來,隨著消費提升,豬價也有望反彈,但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而商務部認為基于豬肉供應的增加,豬價仍有一定的下跌空間。一時間養殖戶對此也是議論嘩然,兩個官方部門的說法不一致,這讓大家聽誰的呢?
其實,細思一下,兩部門的說法差別并不大。誰也沒有否定豬周期下行趨勢的確立,那么在下行階段,由于需求的恢復出現階段性反彈很正常也很常見。但是豬周期下行趨勢之下,今年的跌勢才剛剛開始,后市必然會有更深程度的下跌,只是兩個說法所持的角度不一樣。
其實,生豬供應的逐步增加是業內普遍承認的事實,長期來看豬價走低也是大勢所趨。但是產能的增加又不似往年的快且猛,比較溫和,有利于豬價的溫和下跌。因此養殖戶一定要理性對待,不悲不喜看豬市,不驕不躁待行情,建議養殖戶保持理性的出欄節奏。
下半年豬價走勢會怎樣?
下半年生豬供應較上半年寬松,預計豬價整體下行,四季度受需求拉動,豬價或有階段性小幅反彈。
去年下半年以來,生豬生產形勢逐步向好,市場供應正由偏緊向相對寬松方向發展,特別是大型規模化養殖企業擴張布局一直在持續,截至今年3月,養殖上市企業新建的養豬項目已超過900萬頭,預計生豬產能在下半年可能會有更密集的釋放,全年的生豬出欄量將達到7億頭左右,同比增加4.16%。
豬肉進口方面,按照目前國內生豬生產和供應形勢,預計全年豬肉產量為5581萬噸,將實現同比增長3.87%,豬肉產品價格整體上將保持低位運行,國內外價差將有所下降。受國內外價差下降影響,下半年豬肉進口量預計將會繼續穩中有降,豬肉及豬雜碎進口量可能降至200萬噸左右。
豬肉需求方面,三季度需求依然較低,不排除豬價繼續轉頭向下的可能性;四季度屬豬肉消費旺季,傳統節日相對集中,尤其是年底前后南方居民制作臘肉,將帶動肉制品加工企業加大備貨,市場需求將會明顯增加,或將帶動豬價出現階段性小幅反彈。但下半年是環保清理的時限,要警惕10-11月可能出現的集中清欄后生豬集中上市造成的生豬價格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