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熱情似火,全國多地都發出了紅色高溫警報,居民消費傾向蔬菜水果一類,而夏季上市果蔬品類較多,價格便宜,加之水產品大量上市,居民對豬肉需求量明顯減弱,業內人士指出:“豬周期”剛剛下行,如何在豬周期低谷中生存成為養殖企業最大的考驗,但這也或是各企業練好內功揚帆前行的好機會。
生豬養殖公司業績下滑明顯
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生豬存欄40350萬頭,同比增長0.4;生豬出欄32183萬頭,同比增長0.7,豬肉產量2493萬噸,同比增長0.8。而農業部的數據同樣清晰表明,上半年生豬銷售價格進入下行通道,上半年我國生豬價格持續下跌,集貿市場豬肉和生豬價格同比分別跌9.7和16.2,春節過后已連續4個月下跌。
近日,溫氏股份、牧原股份、雛鷹農牧相繼發布公告,對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進行修正,三家均為國內生豬養殖大企業。修正公告顯示,2017年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區間普遍低于一季度報告中的預告區間,較往年同期更是大幅下滑。溫氏股份2017年1-6月預計盈利16億-19億元,較去年同期72.27億元的盈利同比下降73.71~77.86。牧原股份之前一季報中曾對2017年1-6月經營業績進行預告:凈利潤125000萬元至150000萬元,最近半年報修正為凈利潤119000萬元-121000萬元。雛鷹農牧一季報中預告2017年1-6月凈利潤為60000萬元至80000萬元,日前修正后的預計業績為凈利潤45800萬元至48000萬元。
“品牌”豬肉價格堅挺
目前豬肉價格市場分化明顯:普通豬肉價格跌個不停,一些品牌豬肉價格卻穩如泰山。南京市民楊女士說,自己從沒感受到豬肉價格下跌,家門口的超市里有幾個品牌的豬肉:蘇食、膳博士、強豐、得利斯等,價格常年波動不大,只在超市有活動時偶爾打點折,趕上過年過節價格還會上漲,“比如膳博士氣調小里脊250g/盒賣28.8元,如果是黑豬肉,價格還要貴一點”。
“我們的市場調研已經發現這一信息了,我國豬肉消費需求正進入‘量減質升’階段,但當前的高端豬肉價還是讓大多數普通家庭難以承受。如何更好地提供價格合理的優質產品,讓更多優質安全的冷鮮肉進入普通百姓家正是我們生豬養殖業努力的方向。”海南羅牛山新昌種豬有限公司總經理、場長謝紅濤這樣解讀。
羅牛山收獲訂單式種豬模式紅利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羅牛山作為專業的育種企業,現在正收獲著多年來發展訂單式種豬服務模式的紅利。
在生豬養殖業里,無論大小養殖豬場或者企業,面對豬周期誰也不能幸免于難。“一般養殖戶只能調整存欄結構來應對豬周期,而對于大的豬企來說,積極拓展產業鏈上下游,提升下游品牌溢價,通過全產業鏈布局來平緩豬周期風險的做法更有效。”羅牛山相關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豬周期中那些養殖商品豬的企業利潤萎縮的厲害,羅牛山畜牧業利潤也受影響,但是因公司畜牧業正在進行轉型,加快種豬產業的發展,從而使公司畜牧業利潤的影響小于傳統的商品豬豬場。
據了解,羅牛山因《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2013年11月發布,次年1月1日施行)影響,2013年一下關停了飼養近50萬頭豬的32家養殖場中的23家,減少的產能規模近70%,這對于主營業務是畜禽規模化養殖的羅牛山來說,是個巨大的坎。在房地產等非主營項目盈利的支撐下,羅牛山撐過了這一段重創期。2013年凈利跌至改制之后最低點,隨后逐年增加,2016年凈利達到了2013年水平的約3.04倍。
羅牛山日前發布2017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7年1-6月凈利潤為1.28億元-1.36億元,上年同期為2028.92萬元,同比增超5倍。
對于上半年業績暴增,羅牛山表示是受房地產開發項目及確認參股金融機構現金分紅的影響。但實際上,今年上半年,羅牛山主營業務生豬養殖表現也比較出色:今年1-6月,公司共出欄生豬9.61萬頭,同比增長3.8,其中種豬銷量2.32萬頭,占比24.14。今年上半年,雖然商品豬價格大幅下降,但公司銷售種豬均價達到42.18元/kg,同比增長39.9。
羅牛山目前已建成一座投資3億元10萬頭現代化養豬場,目標三年內達成100萬頭,銷往福建、河南、四川、重慶、廣西、云南、貴州和湖南湖北等地,計劃2017年種豬要覆蓋銷售到南方13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