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養殖行業市場化程度很高,豬周期的影響對于任何一家養殖企業都會存在。而新希望正在進行的全產業鏈布局,或許正是為了平滑行業周期。
新希望凈利潤首次負增長 靠全產業鏈布局能破局?
半年報收官之際,中國家禽養殖產業鏈巨頭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希望”,)公布了上半年的成績單。
不過,這是一張近4年來第一次業績下滑的成績單。
那么,新希望凈利潤的下滑,除了行業周期以外,還有什么原因?農業生產是受各種疫情、自然災害的影響較為明顯的行業,同時公司也提出要做戰略轉型,通過全產業鏈的布局最大可能地緩解風險。那么,新希望的全產業鏈布局目前進展如何?公司將進行怎樣的戰略轉型?
推薦閱讀:2017中國企業500強發布 新希望、正邦等畜牧企業上榜
就以上問題,記者采訪了新希望證券部相關人士,得到較為詳細解答。
收入雖增但凈利潤不理想
新希望半年報數據顯示,其營業收入為298億元,同比增長7%,這是2015年上半年以來營業收入持續下滑后的首次正增長。其中,2015年半年報的營業收入為295億元,同比下滑8%;2015年年報的營業收入為615億元,同比下滑12%。
談及今年上半年新希望營業收入增長的原因,公司證券部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主要原因是各項業務的經營規模(飼料銷量、禽養殖與豬養殖的出欄量、肉食品銷量)都有所增長。”
盡管營業收入有所回升,但凈利潤卻出現下滑。上半年新希望凈利潤為14.5億元,同比下降21%,這是自2013年以來首次出現凈利下滑現象。
新希望為何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現狀?半年報內容顯示,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H7N9流感影響了禽養殖與禽肉業務的利潤。
新希望證券部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下滑的原因除行業周期(主要影響了養豬業務的利潤)以外,另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H7N9流感。不同于以往單純由于上游引種量變化造成的禽產業波動,這次H7N9流感一方面在養殖端使得農戶養殖意愿降低,影響了種禽業務,另一方面在消費端造成消費者對禽肉消費的恐慌,也影響了禽肉業務,給整條產業鏈都造成了不利影響。
該人士還對記者強調:“公司上半年業績同比下滑,最主要的原因還是H7N9流感對禽產業從養殖到消費端都帶來的不利影響所致。目前H7N9流感的影響已逐漸消退,公司7、8月業績都強勁反彈。今后公司仍會堅定地走全產業鏈道路,做大養豬業務,向食品端延伸的戰略也不會動搖。”
畜禽養殖業績分化
目前,新希望的產業鏈覆蓋了飼料、養殖、屠宰等領域。具體財務數據來看,上半年,飼料銷售收入209億元,增幅為15%,毛利潤12億元,同比增長9%。畜養殖營收16億元,同比增長109%,毛利潤4.14億元,增幅為24%。禽養殖收入21億元,增長121%,毛利潤則虧損0.69億元,同比劇降132%。屠宰業務收入105億元,同比增長7.5%,毛利潤4.8億元,同比下降18%。
畜禽養殖業務不理想,也拖動公司毛利率下滑。就畜養殖業務來看,新希望上半年共銷售種豬、仔豬、肥豬111萬頭,同比增加61萬頭,增幅121%;在禽養殖業務上,公司共銷售雞苗、鴨苗3億只,同比增加7294萬只,增幅31%;銷售商品雞2769萬只,同比增加1658萬只,增幅149%;銷售委托代養商品雞鴨5967萬只。
而就毛利率來看,上半年新希望的產品綜合毛利率由年初的7.97%下滑至7.67%,下滑幅度最大的是養殖業務,其毛利率由去年年底的28%劇降至報告期的9%,短短半年時間,下滑近20個百分點。那么,針對養殖業務,新希望接下來將采取什么措施來提升毛利率?
上述證券部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說:“養殖業務本身存在著周期性,售價方面是由整個行業的供需關系決定的,公司沒有辦法影響太多,公司能做的是通過高效的生產和經營,使自身的成本不斷優化,例如在養豬上面不斷提高PSY(指每頭母豬每年所能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水平、完全成本,在養禽上面也不斷提高健雛率等等。”
行業周期待求解
今年上半年,新希望六和在肉食產品中(包括生鮮禽肉、生鮮豬肉以及深加工制品)高毛利的深加工制品銷量同比增長17.7%,在生肉產品中高毛利的鮮品銷量同比增長18%,深加工制品在肉食總量中的占比及鮮品在生肉總量中的占比相比去年全年都進一步提高。其中,新希望六和在去年完成收購的嘉和一品中央廚房業務經營良好,銷量利潤均穩步提升,正成為深加工制品板塊中的新增長點。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輪豬肉價格下行行情已經到來。有分析人士表示,生豬養殖行業市場化程度很高,只要未獲得市場定價權,豬周期對于任何一家養殖企業的風險都會存在。而新希望是否已做好應對本輪豬肉價格下跌的準備?有著怎樣的應對措施?
新希望證券部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當前國內養豬業的發展,還處于一個企業規?;?、現代化養豬逐步替代傳統的農戶分散養豬模式的過程中,所以當豬價下行時,首先被淘汰掉的將會是一些養殖效率較低的落后產能,而效率較高、成本更低的優秀企業將能夠承受更低的價格。
“對于公司自身而言,我們也有多種手段來化解豬價下行的壓力。一方面是公司以前已經有一些豬肉屠宰業務的布局,今后幾年也還會再整合一些屠宰產能,豬價下行意味著屠宰環節的成本降低,可以使屠宰環節的利潤和養豬環節的利潤形成對沖。另一方面,公司也開始和國內幾家大宗商品交易機構探索生豬期貨方面的合作,通過期貨來對沖豬價下行的影響。”該人士說。
那么,新希望將如何通過全產業鏈的布局來破解行業周期的困擾?
該公司證券部相關人士對記者說:“公司落實全產業鏈布局,促進自身戰略轉型的具體體現,就是從過去以飼料為主的業務,先向中游養殖業務延伸,再進一步向下游食品業務延伸。”
該人士表示,在養殖業務上,新希望近年來一方面加大對養豬業務的投入,另一方面推動養禽業務的模式升級,從過去較為松散的“公司+農戶”合作,逐步轉變為更加緊密的委托代養模式。在食品業務上,則是從簡單的屠宰粗加工,進一步向肉制品深加工,甚至中央廚房業務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