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生豬市場有一大特點,那就是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保持低位,即便是在去年那樣的金豬年,生豬存欄量屢創新低,然而豬價掉頭向下持續走低,2017年豬價整體延續下跌的態勢,豬價已經從年初的9元高位跌至7元的價位區間震蕩調整??梢姷痛鏅诓⑽磽Q來高豬價。
再有就是按照存欄量低位來看,生豬供應不多,豬價應該上漲,豬肉價格也應該上漲。但現在是豬肉價格高位、生豬價格低位,只能說明有壓價、供應也有保障。
總結來說,生豬存欄量繼續下行,但豬肉產量增速卻逆勢上漲,這是繼存欄量與豬價背離之后的又一個背離。可以看出,生豬存欄量與豬肉產量的變化出現了背離,導致存欄量也不能正確的反映豬價,由此形成了今年不一樣的豬周期。
農業部最新數據顯示8月400個監測縣生豬及能繁母豬存欄量繼續低位,而且9月份以來豬價的漲勢還是讓人很驚喜的,加之環保政策導致產量的大幅減少,因此生豬迎來新一輪“牛市”的說法開始充斥各大媒體。對于此我們提醒養殖戶兩個點:一是不要脫離大豬周期孤立的分析行情或者以小周期觀全局;二是小漲≠牛市!今年小漲和反彈的態勢是很常見的,但那并不代表暴漲。
9月份底確實會有雙節的提振,但是現在的效果并未給豬價帶來利好,而且業內認雙節過后豬價還會進入跌勢,直至冬至前后有望逐漸開啟旺季行情,但是供需兩旺的季節,豬價很難大漲。同時業內也表示,后市一旦大豬企和規模場的產能上市,豬價是沒有大漲的可能的,微利已經是未來養豬業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