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10時,農業部在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表示,豬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場供給有所恢復,今年1-8月,規模以上生豬屠宰企業屠宰量累計為14065萬頭,同比增6.7%,受環保政策影響,生豬產能恢復速度趨緩,將對四季度豬價形成有力支撐。
農業部預計:明年豬價穩中略降 整體波動不大
2017年10月17日(星期二)上午10時,農業部在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媒體介紹2017年三季度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形勢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由農業部辦公廳副主任雷劉功主持,雷劉功介紹到,本次發布會主要是發布第三季度重點農產品的運行情況。邀請到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唐珂司長發布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三季度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
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表示:
三季度,我國農產品市場供求關系進一步改善,不論是糧棉油等大宗產品,還是肉蛋菜等鮮活產品,總體都企穩回暖。 “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均值為96.56(以2015年為100),環比下降1.13個點,同比低0.22個點。
“菜籃子”產品200指數為95.79,環比下降1.27個點,同比低0.3個點。從市場關注度較高的幾個品種看:豬肉供需維持緊平衡,價格止跌回升。
隨著生豬生產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生豬產業應對市場風險的回旋余地和調控能力增強,雖然三季度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逐月下降,但由于生產性能提高、出欄活重增加,豬肉供應得到了保障。
三季度,豬肉批發均價為每公斤20.14元,環比跌3.6%,同比低20.2%。市場也有所回暖,8月份豬肉價格結束了長達半年的下跌后開始回升,月均批發價每公斤為20.16元,環比漲2.0%;9月份豬肉批發價格每公斤20.49元,環比漲1.6%。
從農業部組織專家會商和市場調度的情況看,當前農產品市場供給總體充足,如果不出現大范圍災害性天氣,預計近期市場價格不會出現大幅漲跌,糧食等大宗農產品價格將基本平穩,鮮活農產品受周期性、季節性因素影響將以小幅波動為主。
當前農產品市場出現的積極變化,從根本上講,是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的結果。
前不久,農業部部舉辦了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全面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新成就新成果,發布了“2017年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這些都是我們落實農業品牌推進年,以品牌化、市場化手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舉措。
今年前三季度豬肉市場的形勢如何,后期走勢會怎樣?
唐珂表示:
今年以來,豬肉價格呈持續下跌態勢,從8月份開始才出現止跌回升,價格總體水平明顯低于上年。
據農業部監測,今年1-9月豬肉集貿市場均價每公斤26.0元,同比跌12.6%;生豬每公斤15.6元,同比跌18.5%;仔豬每公斤39.0元,同比跌12.7%。
豬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場供給有所恢復,2017年1-8月,規模以上生豬屠宰企業屠宰量累計為14065萬頭,同比增6.7%。
從后期走勢看,9月份生豬存欄同比下降6.1%,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5%,生豬產能仍處于相對低位,同時受環保政策影響,山東、河南等生豬主產省大批養殖場面臨拆遷和關閉,生豬產能恢復速度趨緩,將對四季度豬價形成有力支撐。
目前豬糧比價穩定在8:1之上,生豬養殖盈利水平較好,有利于刺激養殖戶補欄,再加上生豬生產性能提高、出欄活重增加,明年豬肉市場供應有保障,豬價預期穩中略降,整體波動幅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