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時間內,生豬價格上漲還是缺少一定的外界因素,屠宰企業并沒有做出特別大的具體行動,從整體來看所有人都在等待時機。另外,現在有不少的養殖戶都開始壓欄和二次育肥,都為了后期豬價上漲而奮斗。一旦豬價行情不準確,就會對養殖戶造成一定影響。養殖戶可以從供需兩端了解到,養殖戶也都不想在生豬價格較低的時候出售,都想多賺點錢,但是豬價很難上漲,誰白了,豬價誰也把控不了,如果一定要出欄還得需要理性化。
業內比較看好11月份,主要是需求開始增加,而且2月能繁母豬存欄低位,導致11月份出欄量比較低。如果11月份養殖戶的惜售情緒還是很強烈,那么出欄的生豬可能更少。但是這部分產能會在12月份出欄,12月份開始市場供需兩旺的態勢開啟,出欄量將會再度走強,而豬價漲勢如何我們依舊要看后期的消費情況。建議養殖戶理性調整存欄結構,適時適度出欄,同時要特別注意飼養管理和疫情防控。
豬肉消費需求并沒有大幅提升,短期之內,也很難達到南方制作臘肉與北方殺年豬時消費需求的回升幅度,而且從各地豬價的走勢來看,豬價上漲的區域和幅度較前兩日明顯減少,北方局部地區出現微幅的回落,可以看出,豬價有逐步趨穩的態勢,預計最近兩天,國內豬價以穩為主,局部小幅上漲。
生豬市場之所以能夠保持平穩主要原因在于供需兩端都沒有明顯的變化,差異懸殊也不大。除此之外,仔豬價格和飼料原料價格變化也不大,總體保持平穩;預計短期之內,生豬價格并沒有太大波動,近期以平穩為主,如果需求端沒有利好提振,豬價還有可能震蕩下滑,但空間同樣不大。建議養豬繼續加強飼養管理并且做好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