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以來,雞蛋期貨觸底反彈,2009合約在7月中旬漲至4000元/500千克附近稍作調整后增倉大漲,最高漲至4382元/500千克。雞蛋現貨價格也漲至成本線之上,養殖戶扭虧為盈。
現貨強勢上漲
7月初,全國雞蛋現貨開啟反彈行情。截至7月30日,多數地區蛋價已漲上4元/斤,河南地區雞蛋價格均價從月初的2.6元/斤漲到了4.1元/斤,北京地區主流蛋價從月初的2.48元/斤漲到了3.9元/斤,養殖利潤由虧轉盈并不斷走高,基差向上收窄。截至7月24日,養殖利潤為10.86元/羽,而月初時虧損20.49元/羽。主要利好在于蛋雞存欄自高位下降。
上半年雞蛋養殖業虧損嚴重,養殖戶補欄積極性受到影響,雞苗銷量低迷,2月817雞苗價格一度跌至0.2元/羽的歷史低位,上半年的低補欄影響將在下半年逐漸顯現。卓創數據顯示,6月在產蛋雞存欄量為13.161億只,環比減少2.98%,同比增加9.04%。
近幾個月國家進一步加強了進口肉類的管控,使得國內豬肉、牛羊肉和雞肉價格均不同程度上漲,拉動淘汰雞價格大漲,疊加淘汰雞的雞齡偏高,養殖戶淘雞節奏加快,有利于蛋雞去庫存。截至7月24日,全國淘汰雞均價11.1元/公斤,較7月初的6.98元/公斤上漲了59%。
此外,相關商品的上漲對蛋價亦有所帶動。5月下旬以來,生豬價格回暖。據農業農村部監測,7月第4周全國豬肉平均價格55.14元/公斤,同比上漲91.6%。“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20.15,較6月初上漲了6.5%,蔬菜價格處于歷史同期較高水平。
養殖成本增加
今年以來,玉米和豆粕價格持續走強。截至7月28日,全國玉米自年初的1870元/噸漲至目前的2300元/噸以上,漲幅超過300元/噸。特別是6月以來,玉米成交火爆,市場惜售情緒濃厚。作為重要飼料的豆粕在5月底以來亦開啟了漲勢,因下半年供給端的不確定性和成本端的支撐,連云港豆粕已漲至3100元/噸,漲幅14.8%。此外,麩皮、面粉、碎米、米糠等原料價格也出現不同程度上漲,加上從7月1日開始,飼料開始用不添加抗生素的配方,養殖成本上升,各飼料企業紛紛上調了飼料價格。截至7月28日,全國肉雞配合飼料平均價為3.26元/公斤,蛋雞配合飼料平均價為2.98元/公斤,同比分別上漲了4.5%和4.6%。飼料價格上漲使得蛋雞養殖成本增加。
雞蛋走貨加快
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社會整體消費低迷,雞蛋亦受影響。從往年來看,8月是雞蛋消費高峰期,隨著現貨價格上漲,市場開始期待中秋、國慶節消費旺季,近期一些食品加工廠已陸續開工,雞蛋采購量有所增加。此外,隨著南方出梅,下游經銷商補貨積極,雞蛋走貨速度加快,目前生產環節余貨已不多。不過,雞蛋集體消費仍未恢復到往年同期水平。
綜合來看,由于需求未全面恢復,蛋價上漲幅度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