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2020年海南省養豬行業協會年會暨技術交流會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前11月,海南省生豬累計出欄261.32萬頭,能繁母豬恢復到2017年正常水平(54萬頭)的62%,生豬存欄恢復到正常水平(330萬頭)的79%。
海南省養豬行業協會會長姚德標在該協會年度工作報告中指出,海南養豬業已成為重資金、重技術、重人才、重規模的科技和資金密集型產業。
姚德標介紹,目前海南省生豬存欄238.27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33.56萬頭。目前國內豬價居高不下,今年2月份超過45元/公斤,全年中最低時也有32元/公斤。從島外引進中豬,可得到500元/頭補貼,穩產保供措施促進了大型規模化養豬場的建設。與此同時,各地對養殖業環境管控也更加嚴格,部分育肥場實行封閉管理。一些現代化的養殖基地,對豬舍配置新風系統,形式各異的機器人開始“上崗”。豬場內設置無人送料車、智能巡欄機器人,保障養殖安全。豬價持續上升吸引了不少資金投入,國內一些大企業也紛紛“跨界養豬”,行業正向“集中屠宰、品牌經營、冷鏈流通、冷鮮上市”轉變。“樓房養豬”正成為行業的一大熱點,牧原、溫氏、羅牛山、新希望、天兆等大企業爭相加大投入,“樓房養豬”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規模更大,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更高,配套設施也更加全面,傳統養豬業正在向工業化養殖邁進。
會上還對為今年恢復全省生豬生產、保供穩價作出重大貢獻的企業進行表彰。海南羅牛山畜牧有限公司、海南農墾畜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大牧人豬業有限公司被評為2020年度海南生豬發展先進企業;海南升泰農牧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被評為海南生豬保供穩價優秀企業;海南牧泰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被評為行業突出貢獻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