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廣電消息,還有一個多月就要過年了,27日,江北區的毛先生專門開車到江津雙福農產品批發市場,購買了很多豬肉,準備做臘肉香腸。可拿回家后他卻發現,其中的一塊肉有些不對勁。
毛先生說,12月27日上午,他在江津區雙福農產品批發市場購買了很多肉,可下午回家準備腌制臘肉卻發現,這塊7斤多重的肉感覺有些異常。
在這塊肉上有一個橢圓形的紅章,上面明顯有“種豬”的字樣。也就是說,這頭豬不是肉豬,而是專門配種的公豬。毛先生說,他買肉的時候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商販也沒有告知。
按毛先生的理解,種豬肉不應該在市場上銷售,即使在豬肉上蓋了種豬的字樣,可很多時候這種字樣都比較模糊,而且和正常的肉豬沒有明顯的區別。記者隨后把問題反映給了江津區雙福農產品批發市場。
江津區雙福農產品批發市場值班人員表示,種豬通過檢驗檢疫合格后,是可以在市場上進行銷售的。但肉販在銷售的時候,不僅要明確告知消費者這是種豬,而且價格也應該比正常的肉豬要低30%左右。對此,銷售這塊豬肉的肉販承認,他沒有告知毛先生這是種豬肉。隨后商販把這7斤豬肉180元的肉款退還給了毛先生。
在這里我要多說兩句,消費者購買豬肉一定要注意觀察,肉上面有沒有藍章和紅章,里面的字樣是什么,這樣才能買到優質豬肉。而經營者則應該誠信經營,主動告訴消費者相關情況,把選擇豬肉的權力交給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