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虧了!無飼料喂又不愿讓鴨子挨餓,河南養殖戶將上萬只鴨放生
養殖行業靠天吃飯,都賺錢的時候很少有人會發大財,都不賺錢時往往意味著要賠錢。
遇到疫情、天氣不好給養殖戶帶來的風險實在太大了。做好充足的準備,入行需謹慎!
坐標河南商丘虞城縣店集鄉西劉村,一養鴨戶稱因疫情沒有飼料供給,導致鴨子沒有食物補給。養殖戶不想看著鴨子眼睜睜餓死,無奈之下只好將其放生,還有一部分送給了村民。
放生了,還有被鄰居撿走了,虧慘了,一點錢也沒有了。
當事人稱因為疫情導致封路,家里沒有多余的飼料,無奈之下把上萬只鴨子放歸田野,任由村民領養。
養鴨戶鄰居張女士稱鴨子已經餓了十多天,個個餓得皮包骨,看著很可憐,將其放生,還能給鴨子一條活路,不放生就只有死路一條。
鴨子數量大概在一萬多只,損失上萬元,因為這一個月都不能出去,這片做養鴨生意的農民都虧了,損失慘重。
看著辛苦養大的鴨子白白流失,心頭在滴血。
每一個因素都有可能導致養殖者出現風險損失,飼料無法正常周轉、突遭天氣驟變,都有可能會帶來一場損失。
與其讓鴨子活活餓死,放歸田野,任由村民領養是個不錯的主意。
俗話說:“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
老一輩留下來的經驗是有道理了,這句話是告訴現在的生意人,不要把養殖看成一件容易的事。
養殖本身就是一件有風險的工作,養殖戶太不容易了,無論養什么都要提心吊膽。不成規模的小門戶,沒有師傅引導,又缺乏養殖經驗,賠錢的可能性將會很大,一旦沾染上疫情,各種防范措施就要落實好,否則分分鐘打水漂。
針對于飼料進不來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專門為養殖戶開辟一條運送飼料的通道,維持牲畜生存。
這一點,就需要養殖戶跟當地的領導以及工作人員協調安排,不能等到“火燒眉毛”,飼料空空才去反映問題,因為人員安排需要周轉,預留好時間才能保證正常供給。
總之,養殖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周全。從2020年疫情到現在,對養殖戶是極大的挑戰,能撐下去的是最后的贏家,撐不下去也盡量不要折騰了,及時止損,把損失降到最小。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做生意有得有失,是正常現象,擺正好心態!只要人平平安安地活著就不愁會有賺不著錢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