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正邦欠債447億、產能緩建1100萬頭!牧原、溫氏、新希望乘勝追擊,最壞情況出現了......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1-24

  2021年生豬產業的痛,相信大多數養豬人不愿再經歷第二次!如正邦負債477億,有高達1100萬頭產能被“緩解”,看起來養豬業似乎正在“寒風”中冷靜下來,但隨著牧原、溫氏、新希望等大豬企的2022“小目標”出爐,卻又預兆著在2022年將迎來一場“血戰”!最壞的情況正在發生......

  母豬增產,危險預告!

  都說“豬周期”是一個圈,隨著生豬價格滑落,生豬產能就會迅速減少,從而帶動未來豬價上升!所以不少目光長遠的養殖戶,一直在關注能繁母豬存欄量的變化,好兆頭是從7月份開始能繁母豬存欄量就持續減少!

  但就在剛過去的12月,一件極為反常的事情發生了——能繁母豬不降反升!

  據農業農村部信息,2021年11月末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296萬頭。但根據最新信息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329萬頭!

  這意味著,能繁母豬在12月不降反增了33萬頭!

  雖然看起來只有33萬頭,但卻令人細思極恐!因為這很可能是能繁母豬產能下降的拐點,過了這個拐點,接下來能繁母豬存欄也許將停止持續下降!

  并且還有一點不容忽視,從7-11月能繁母豬已經過一輪“淘汰周期”,這意味著留下來的母豬性能均比較高,現如今的4329萬頭母豬,恐怕大部分都處于生產能力強盛期,對2022年的豬價走勢極為不利!

  除了最直觀的母豬變化,幾家頭部豬企的“動作”也同樣令人擔憂......

  牧原:深度擴張!

  首先是牧原,牧原在2021年共出欄生豬4026.3萬頭,營業收入大概為770-800億元,歸母凈利潤約為65-80億。

  對于牧原而言,雖然凈利潤相比2020年大幅減少,但畢竟是行業唯一賺60億以上的豬企!所以牧原不僅透露要持續增加產能,還加大力度布局屠宰業。據財聯社消息,牧原回應已投產屠宰場有8個,日屠宰量已達到48000頭!

  財聯社消息中指出:據牧原透露的產能計算,牧原肉食甚至將超越年屠宰量1200萬頭的大紅門和1139萬頭的雙匯,成為國內屠宰產能最高的企業。

  不難預見,隨著牧原在屠宰板塊的進一步完善,其生豬總產能在未來將穩步提升!

  溫氏:豬王回歸!

  1月21日晚間,溫氏發布公告稱,2021年預計虧損130億-138億元!

  這是溫氏近六年來首次虧損,同時也奪下了虧損“全國第一”!但奇怪的是,溫氏似乎反而在劇烈虧損下加快了發展步伐,他們的生豬產能在虧損下不降反增,年銷售肉豬1321.74 萬頭,超出既定年出欄目標10%!

  此外,溫氏雄心勃勃的表示“2022年公司養殖完全成本將進一步降至7.8元/斤以下!”

  綜合來看,被牧原趕超的溫氏極不甘心,正實施“兩步走”的發展策略!

  第一步,2021年生豬產能回歸巔峰!

  第二步,2022年養殖質量追趕牧原!

  如果溫氏真的能在2022年實現7.8元/斤以下成本,那溫氏在2022年的利潤就有保障,其產能也必將穩步提升!

  最壞情況......

  新希望的劉永好則公開表示,新希望集團2021年銷售收入可能超過2400億元。

  提到未來,劉永好也講了“三個最強”——把養豬智能化做得最強,把屠宰加工、食品加工做得最強。

  顯而易見,底蘊深厚的新希望擁有更大野心,他們在2021年看到的不止是虧損與寒冬,而是發展與機會!關于中國養豬業規模化、智能化的發展,抓住中國生豬產業萬億市場的機會!

  在所有頭部豬企當中,看起來似乎只有正邦最為“冷靜”?

  據新京報報道,截至2021年9月末,正邦科技總資產約為595.36億元,但負債合計約為447.89億元,其資產負債率已達75%!

  在低豬價和高負債的沖擊之下,正邦選擇放慢了一些步伐,有1100萬頭產能“緩建”!而事實上,正邦的生豬銷量從7月份開始就不斷下滑,截至12月甚至減少了將近100萬頭!

  但這只是短期行為!雖然正邦在2021年下半年“減產”,對于未來卻并不打算這樣。

  前不久,正邦科技董事長林印孫高調表示:(正邦)三年內實現年產值1800億元,挺進世界500強;五年內實現年產值3000億元,在世界500強中進位趕超......在海外再造一個正邦!

  總得來看,2021年12家上市豬企累計銷售生豬1.08億頭,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溫氏股份、新希望四大巨頭共出欄7838.52萬頭生豬,同比2020年增長72%!

  如果他們在2022年“繼續瘋狂”,打定主意要在“豬周期”中搶占市場份額,那么必然是一場血戰!最壞的情況就是,在豬周期之下眾多規模豬企帶動“擴產能、搶市場”,2021的悲劇或將重演!甚至有可能加劇、延長!

  而2021年12月末能繁母豬的“不降反升”,就是一個微弱信號!但愿這個信號是筆者“錯判”,只希望各大養殖場能回歸理性......養殖戶能早日迎來“春暖價升”。

  須知,最可怕的不是“母豬”,而是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