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壓欄還是出欄?豬價“漲”聲漸起 生豬市場卻現分歧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5-09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生豬價格持續下跌,到3月下旬以后逐步回升,但生豬價格水平仍偏低,4月第四周全國生豬出場價格為15.22元/公斤,比年初下跌10.26%,比上年同期下跌37.31%,比2018年以來最高點下跌61.76%。

與此對應的是,全國豬糧比價從2月下旬以來已連續九周跌破5∶1,4月第四周恢復至5∶1以上,但仍比年初下跌14.50%,比上年同期下跌37.72%,比2018年以來最高點下跌73.88%。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生豬出欄量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3.6%、8.2%。

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生豬產能出現階段性過剩。截至2021年末,全國生豬存欄44922萬頭,比上年末增長10.5%,比非洲豬瘟發生前的2017年增長1.7%。另一方面是豬肉季節性消費需求下降。元旦春節期間是豬肉消費旺盛階段,春節過后節日因素影響在減弱,加之隨著天氣轉熱,豬肉消費呈明顯下降趨勢。

隨著4月豬肉價格回升,5月6日,牧原股份、溫氏股份等多家上市豬企發布4月主要產品銷售情況,豬價環比有所上漲,分別環比上升7.63%、9.53%。

雖然豬肉價格環比普遍有所上漲,但同比仍處于低位。

01生豬養殖盈虧影響如何

古人云:“天地人和千古訓,豬糧安定天下明。”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農產品處處長王雙正生表示,豬價格過度下跌直接影響廣大養殖戶(企業)積極性和實際收益。據測算,目前平均一頭生豬養殖虧損約二、三百元,養殖戶(企業)虧損嚴重,養殖積極性受挫,發展信心不足。特別是若生豬價格過度下跌持續時間較長,導致一些中小養殖戶血本無歸直接退出,并有可能帶來下一階段生豬供給不足和價格明顯反彈,不利于豬肉市場平穩有序運行和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雙正生稱,當前,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豬產業發展和豬肉市場調控。從短期來看,可考慮采取有力措施提升養殖戶(企業)積極性和發展信心,有序調整和合理優化養殖結構,避免恐慌性集中出欄,統籌做好豬肉儲備投放和進出口調節等。按照《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2021年)要求,當豬糧比價低于5∶1,則發布生豬價格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啟動臨時儲備收儲;另外,若能繁母豬存欄量單月同比降幅達到10%,或能繁母豬存欄量連續3個月累計降幅超過10%時,也要發布一級預警并啟動收儲。

為此,近期有關部門已先后進行了6次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工作,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場需求,也向市場釋放積極信號,有利于更好地引導和穩定市場預期。尤其在當前部分地方疫情多點散發的情況下,要進一步暢通物流運輸,加強輿論宣傳引導、政策解讀和市場監管,加強節假日和關鍵時段豬肉價格監測預警,促進生豬及豬肉價格基本平穩。

從長遠來看,雙正生認為,要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建立完善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和生豬產能分級調控責任制,科學合理規劃各地生豬產能布局,更加注重做好“兩個結合”——規模養殖和散戶養殖相結合、加大政策扶持和依靠科技進步相結合;抓好種豬品種改良、生豬疫病防控、淘汰低產母豬、生豬屠宰加工、豬肉儲備調節等重點環節,進一步完善生豬養殖抵押貸款、政策性保險、環境保護等相關措施,有效防止生豬生產大起大落和豬肉價格暴漲暴跌,持續推進生豬產業現代化和形成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02新的豬周期要啟動了嗎

“目前主要是上游帶動的價格上漲,飼料庫存走低導致飼料價格上升,抬升豬價。”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剛毅表示,豬價回升是飼料的季節性波動帶來的,此外,也跟下游部分城市儲備必需品,引起豬肉需求增大有關。

東吳證券固定收益團隊5月6日發布研報預測,本輪“豬周期”于2022年4月開啟,此后會出現“二次探底”,價格迅猛上漲始于2023年3月左右。東吳證券固定收益團隊5月6日發布研報預測,本輪“豬周期”于2022年4月開啟,此后會出現“二次探底”,價格迅猛上漲始于2023年3月左右。

東吳證券團隊作出這一判斷主要是根據過去豬周期的持續時長以及能繁母豬的數量,“能繁母豬的存欄量的向下拐點出現在2021年7月,向后推10個月則是2022年4月,該時間點也符合4年一輪‘豬周期’的規律。

對于一輪豬周期何時開啟,王剛毅則與上述券商分析持不同意見,認為豬周期的起點應該會再晚一些。

在王剛毅看來,近年來,生豬養殖出現更多新情況,如“后備母豬”的儲備以及三元母豬對二元母豬的淘汰,因此不能僅僅依據能繁母豬的存欄量對“豬周期”進行預估,再加上國內飼料的供給以及國際貿易飼料進口情況尚未明朗,因此,新豬周期的起點尚需觀察。

此番漲價,下游也有一定的原因。“部分城市為防控疫情,對一些生活必需品做一定的儲備,豬肉在生活必需品儲備的清單當中是很重要的構成。因此豬肉需求增加。”不過王剛毅認為,這部分儲備的影響有可能在5月中旬才明確看得出來,具有較長的滯后期,因此主要是上游帶動的價格上漲。

展望5月,五礦期貨預測,供需博弈下,5月生豬價格或先小降后上漲,均價或高于4月。

03業內紛起新的豬周期大猜想

眾所周知,生豬養殖業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業界把生豬利潤的波動周期規律叫“豬周期”。

“豬周期”的循環軌跡一般是:肉價高—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因此,投資者十分關心這一輪“豬周期”什么時候結束?價格是否已經到了谷底?新一輪豬周期什么時候到來?

5月6日,東吳證券分析團隊發布研報稱,從周期長度來看,由于生豬具有其自身的生長周期,因此每輪“豬周期”的持續時長均為4年左右,其中價格上漲平均時長為20個月,下跌平均時長為27個月。從每輪“豬周期”開啟前的價格來看,生豬價格均會出現“二次探底”的現象。

東吳證券分析,由于“豬周期”的持續時長在4年左右,因此每一輪周期出現結束跡象時,第一次價格底部均落在4-5月,夏季往往是豬肉消費的淡季,因此真正的去欄要等到冬天的腌臘季,此后能繁母豬的存欄量會出現顯著的下行,新一輪“豬周期”的價格上行階段開啟。

根據這一邏輯,東吳證券預測,本輪“豬周期”于2022年4月開啟,此后會出現“二次探底”,價格迅猛上漲始于2023年3月左右。能繁母豬的存欄量的向下拐點出現在2021年7月,向后推10個月則是2022年4月,該時間點也符合4年一輪“豬周期”的規律。

對于東吳證券的預測,王剛毅表示,不認同新豬周期要啟動的看法。

王剛毅稱,這個分析團隊的推導邏輯主要是根據能繁母豬的量。在上一輪超長的豬周期,大量的散戶已經從市場出清,行業的及集中度提高。在這個過程里,國家一直在維護核心產能,也就是維護能繁母豬的產能。

王剛毅進一步指出,能繁母豬背后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分析團隊很難去獲取的,那就是“后備母豬”?,F在各個地方在做“后備母豬”的儲備,尤其像溫氏等頭部企業。

此外,王剛毅還稱,分析團隊還可能忽略了在能繁母豬方面,三元母豬對二元母豬的淘汰。王剛毅分析,三元母豬與二元母豬的生產力是不一樣的,類似一個企業一共是10個工人,現在下降到了8個,但這8個是熟練的工人,而過去的10個是初級工,因此即便數量減少了,但生產力不一樣。

“我看到過東吳分析團隊的預測,只是拿到按照歷史的這種這種周期去衡量的,但是此母豬已非彼母豬,已經做了很大的程度上的替代了。”王剛毅補充道,2021年10月,在重慶榮昌中國生豬大會上,業內不僅僅是討論如何恢復產能,而且更關注如何用更優質的能繁母豬來代替過去的二元母豬。

王剛毅提醒,所以僅僅從數量上來與過去的豬周期做比較的話,有一定的參考性,但誤差會很大。

事實上,東吳證券也在預測中也有考慮到三元豬與二元豬的區別,“由于三元豬在生產性能方面存在劣勢,因此正常情況下,二元豬是繁育仔豬的主要力量,但是在2019年非洲豬瘟的背景下,三元母豬替補上場。隨著二元母豬產能的恢復,PSY(指每頭母豬每年所能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正在逐步上行的過程中,由于母豬種群結構調整而帶來的生產效率提升,此輪‘豬周期’的價格上漲幅度不會過大。”

來源:中國發展網、時代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