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份肉雞生產和市場分析
(一)白羽肉雞
1、雞肉市場交投仍呈弱勢,價格上漲緩慢,表現終端消費仍顯疲軟。但生產端雞肉供應量已有所增加,屠宰開工率略有上升,產品庫存仍處于低位,毛雞價格上漲,反映出消費需求已經有所增加。2、月內雞肉產品價格呈“先漲后跌”走勢,腿、爪、翅類產品處于高位,全月均價上漲3.6%,同比上漲4.9%,已是近2年來的最高值,但飼料成本大幅增加,產業收益較低。上市企業產品價格走勢與監測數據表現一致,但漲幅更大,環比上漲8.2%,同比上漲11.9%。3、毛雞出欄走勢,在4月底至5月底呈不斷減少的趨勢,6月份環比增長9.5%,同比減少11.1%。上市企業的表現與監測趨勢相反,6月份出欄量環比減少6.5%,同比增加19.8%。毛雞市場價格從3月份下旬到4月中旬呈持續上漲走勢,4月20日-5月20日橫向波動,5月20號之后漲勢再起,至6月中旬后開始回落,全月均價環比上漲5.3%。養殖成本雖有增加,但生產收益仍有增加。然而,由于雞苗質量不佳,部分商品肉雞性能下降明顯,養殖收益存在較大差異。4、雞苗價格從4月底至6月中呈橫盤走勢,6月中下旬快速下降至每只1元左右,至7月上旬開始回升。這波價格的震蕩屬于季節性波動,是養殖戶為了回避在7月底至8月中這段高溫期間出欄。受此影響,全月雞苗均價下跌12.3%。5、5-6月份在產種雞存欄量持續增加,但6月份的雞苗供應量反有微幅下降,主要原因是養殖戶為回避高溫出欄,而季節性減少補欄。由于引進的祖代種雞質量下降,近期父母代種雞出現較為顯著的質量問題,具體表現為產蛋率減少10%,死淘率較正常值增加1倍,同時馬立克、肝破裂和腿病等發生率顯著增加。種雞質量問題同樣也造成商品雞苗質量下降,5月份和6月上半個月父母到種雞淘汰率增加。近半個月,質量問題相對有所緩和。6、從生產周轉規律看,7月份毛雞出欄量和雞肉供應量和6月份基本相當,而雞苗供應量會有較多的增長;從消費情況看,7月份學校放暑假,將進入旅游和燒烤旺季,有利于雞肉消費量增長,因此7-8月份的消費需求應有所增長;從生產端各環節盈利看,近商品肉雞生產有盈利,但其他生產環節虧損,全產業鏈收益縮窄持續低位;從行業情緒看,生產者對后市有預期,資金上也有壓力,仍會采取謹慎增產、平穩補欄、觀望為主的態度和經營策略,但隨著形勢的進一步明朗,下半年生產量將會增加。綜合來看,三季度形勢為“產量緩慢增加,價格震蕩上行”的走勢,下半年產業形勢好于上半年,全年有望盈利。
(二)黃羽肉雞
1、按照往年周期規律,5-6月份毛雞出欄量會有所增加,今年5月份出欄量并沒有增加,增量部分主要表現在6月份。出欄量環比增加約20%,累計出欄同比下降約11%,位于歷史同期的低位。上市企業出欄量環減少1.6%,同比增加1.6%,累計出欄量同比增加2.6%;其中溫氏股份出欄趨勢與監測數據形勢相反,立華和湘佳在2-6月呈持續增量的走勢。2、市場表現為“量價齊升”。月內各地毛雞價格價格普遍上升,全月漲幅約為6%,漲幅超過上月;同比漲幅為22%。上市企業毛雞銷售價格上升8.6%,同比上升32.6%;走勢與監測數據一致,漲幅大于監測數據,實際價格低于監測數據。3、毛雞價格的持續回升,養殖戶補欄積極性增加,拉動雞苗價格繼續上漲。本月父母代場已有少量盈利,而苗雞供應量并沒有顯著增加;上半年父母代養殖環節收支基本平衡。4、在產存欄量保持微幅上升,補欄數量穩定,估計下半年繼續保持小步增加的走勢。5、從種雞周轉規律和存欄水平看,存欄量位于中等偏低水平,雞苗產銷量為歷史同期低點。從商品養殖場補欄情況看,6月份的補欄量保持同比大幅減少,并已低于2018年平均水平約11%,且價格和銷售率均依舊偏低。從生產規律看,7月份出欄量依舊位于低位,同時監測信息和上市公司數據均呈現出欄體重降低,估計市場需求有所恢復。從生產端各環節盈利看,6月份父母代生產已有盈利;商品養殖收益繼續增加,在扣除養殖戶的基本收益(約3元/只)后,生產企業已有較好收益。從消費市場看,往年5月份開始消費轉好,但5-8月份仍屬于消費平淡季,價格多呈橫向震蕩。綜合來看,下半年黃羽肉雞行情會好于上半年,產量增加,生產收益較好。總體來說,2022年1-6月份出欄量同比減少9.8%,肉產量同比減少10.9%,存欄量同比減少12.2%。6月份肉雞生產全產業鏈每只收益2.03元/只,同比減少1.17元/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