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三部委聯合出手,豬價穩了?
2月24日,為維護豬肉市場穩定,商務部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開展2023年第一批中央儲備豬肉收儲工作,完成收儲數量7100噸。隨著國家收儲工作的展開,生豬市場價格止跌反彈,漲勢有望延續?
首批收儲完成,豬價止跌回穩
2月24日,為維護豬肉市場穩定,商務部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開展2023年第一批中央儲備豬肉收工作,完成收儲數量7100噸。
從年初至今,養豬戶已經虧損兩個月了,而收儲工作是穩定豬價的重要手段,凍豬肉收儲有利于穩定市場養殖主體信心,減少市場恐慌情緒發酵,其目的是通過合理引導生產、逐漸改善供需關系,避免豬價過度下跌、穩定市場。
從市場表現來看,此次收儲又一次發揮了穩定市場的作用,至少目前豬價已經止跌并且反彈了。目前,在收儲利好因素的提振下,養殖端出欄有所減量,并且屠宰企業在春節后開工率一直處于上升狀態。供需存在利好,加上政策托底,豬價漲勢有望延續。
從養殖端看,二次育肥養殖戶的存豬在春節前豬價下跌過程中得到有效出清,春節后二次育肥拋壓較為有限,市場供給量逐步回歸到標豬主導的生豬供應,同時散戶受收儲政策提振惜售情緒漸濃,市場豬源減少。同時14元/公斤的價位能吸引屠宰分割入庫凍品,屠宰廠分割入庫操作增多,減緩了供給對價格的沖擊。據山東省畜牧局對13家生豬屠宰企業監測,第7周企業屠宰量環比增加1.2%,庫存環比增加6.73%。多重作用下,豬價止跌,持續震蕩回升。
“后市來看,壓制豬價的不利因素逐步消除,預計伴隨豬肉消費持續恢復,政策引導市場情緒,豬價仍有向上空間。”專家提醒,養殖端對于下半年豬價反彈存在較強預期,豬價回暖使得二次育肥和挺價惜售的心態和行為再次出現,養殖端呈現虧損和補欄同時進行的態勢。為此,建議養殖場戶順時順勢出欄肥豬,避免賭博行情造成損失。
供需基本面如何?
業內人士認為,疫情過后,豬肉消費表現將隨著豬肉供應穩定及經濟環境恢復而出現修復性復蘇,但短期來看,仍維持相對弱穩的局面,也就是說,今年的豬肉消費還存在不確定性。
與豬肉消費不確定相對的是,多家上市豬企今年既定的生豬出欄量目標還將繼續增長。
截至2022年底,牧原股份已建成生豬養殖產能在7500萬頭左右,溫氏股份產能約4600萬頭,2022年兩家公司生豬出欄量分別為6120.10萬頭、1461.39萬頭,2023年其產能有望進一步釋放。新希望2023年出欄量目標為1850萬頭,唐人神為350萬頭,較去年出欄量均有所增長。上市豬企表示,將在各個環節持續改善經營,提升生產效率,不斷降低成本,提升豬產業利潤。
據相關數據監測,目前企業的養殖成本多在17元/公斤至18元/公斤,且隨著科技化、標準化水平的提升,企業養殖效率將進一步提高,有機會突破16元/公斤至16.4元/公斤,實現今年的目標成本。目前,牧原股份等頭部企業的養殖成本已降到15.5元/公斤水平。
豬企龍頭看好2023年豬價行情
從公司經營層面來看,2022年相關生豬養殖公司盈虧不一,行業中部分企業負債率過高,甚至資不抵債。不過,兩大生豬養殖龍頭2022年均實現盈利。
牧原股份2022年營業收入預計為1220億元-1270億元,凈利潤預計為135億元-155億元,盈利情況較去年同期明顯提升。2022年三季度末,該公司整體資產負債率在61%左右,由于四季度盈利狀況好轉,2022年末公司整體資產負債率將顯著下降。
對于后續豬價行情,2月22日在接受機構調研時,溫氏股份認為,一季度為傳統肉食消費淡季,根據經驗判斷,經歷了1、2月份的價格低迷期,后續豬價繼續下探的可能性小于豬價穩步上漲的可能性,但具體上漲節奏和高度難以精確判斷。從供給端來看,過去兩年,行業參與者多為虧損狀態,養殖難度大大增加,行業產能較大幅度提升的可能性在減小。從需求端來看,目前居民消費逐步復蘇,經濟逐步活躍。一般情況下,一個行業不可能連續幾年虧損,因此公司看好2023年的豬價行情。
2023年豬價行情起伏不定,豬價能否延續漲勢,你怎么看?
來源:農信互聯
一周熱點
- 2023-09-30上市公司舉行集體婚禮 費用全免 另有禮金6000元
- 2023-09-28北半球新豆即將上市 豆類期價或繼續承壓
- 2023-09-28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動員部署會
- 2023-09-28安佑集團承接的又一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項目啟動
- 2023-09-27集中收購接近尾聲 小麥后市將向何方
- 2023-09-27國產貓三聯滅活疫苗獲準生產
- 2023-09-26企業陸續開秤收糧,玉米行情難掩弱勢
- 2023-09-26小麥逐漸淡出飼用市場,后期還有可能上漲嗎?
- 2023-09-252023年8月份山東飼料行業信息(總第25期)
- 2023-09-25豬市走勢:雙節臨近!市場情緒轉變,仍存“逢節上漲”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