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今年以來,肉雞價格大幅上漲40%左右。在上游的養殖環節,一只白羽雞雞苗的價格從年初的一塊多錢,漲到了目前的五塊錢以上,翻了好幾倍。漲價的原因有哪些?“雞周期”有怎樣的運行規律?
在全國多地,肉雞毛雞的價格最近突破每斤5塊錢,達到5塊2左右。而在年初,毛雞的價格只有3塊7左右,算下來,兩個月時間,大概漲了40%。而在上游,肉雞雞苗的價格漲幅更大。河南養殖戶周讓峰最近一直盯著雞苗價格,因為他在這方面的開支越來越高。“從2塊多到3塊多,再到4塊多、5塊多,直到現在,好多6塊了,這個利潤就讓苗給占去了。”機構制作的走勢圖顯示,今年1月初,單只白羽雞雞苗的價格只有1塊錢出頭,而到了2月下旬,就漲到了5塊錢以上,目前部分地方已經達到6塊錢,比年初翻了好幾倍。為什么肉雞和雞苗價格大漲?卓創資訊分析師孫亞男說:“肉雞市場供給端出欄量不足、需求端消費回暖、下游屠宰企業加工端提前生產且擴產能步伐加快,供求雙面拉動下,疊加受前期雞苗及飼料價格高位影響,成本高位強勢支撐,拉動肉雞價格上漲。”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養雞行業其實和生豬養殖一樣,也有明顯的周期性波動。一家雞苗孵化企業的負責人毛申林說,一個“雞周期”通常持續3年到3年半的時間。“每一個周期根據情況來看,不是太一致,上一次雞苗價格的高峰期是達到13塊多,這一次估計也就六七塊錢,所以高峰期的高點不一樣。主要也是供求關系決定的,今年總體上應該是高位震蕩,但是高得不會太狠。”與“豬周期”相比,“雞周期”的另一個不同點是單一周期內的波動也很大,容易出現暴漲暴跌行情。這是因為肉雞的養殖周期短,產量變化更迅速,肉雞孵化和養殖只要兩個多月時間;而生豬算上母豬生產和仔豬養殖,最短也要九個月才能出欄。山東一家雞苗孵化企業的負責人說,總體來看,“雞周期”走勢更難把握,只有個別時間段有規律可循。“每年一般到年底的時候,像肉雞類的苗子基本上就能便宜一些,因為它趕不上(需求高峰)了,春節已經過了,趕清明又早,所以這個時候它的價格就便宜點。”這位負責人說。孫亞男認為,當前“雞周期”仍然處于上行階段,肉雞市場供應量整體處于相對低位,市場景氣度較高。再加上禽流感在美國等多個國家蔓延,影響種雞引種和肉雞產品進口,接下來肉雞價格仍然有較強支撐。“受美國禽流感影響,根據引種相關規定,3月份起美國的供種州僅有阿拉巴馬州,3月份祖代種雞引種有一定難度,會影響到后期商品代肉雞的供應量。美國肉雞產品的進口難度增加,進口量下降,影響國內供應量,一定支撐國內肉雞產品及商品代肉雞的價格。”孫亞男說。
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