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豬價連漲三大原因!五一有望一舉翻身?
在經歷了長達40天的下跌后,豬價終于迎來一次像樣的上漲。連續8天上漲,截至昨日已漲破“7”,“最火”五一即將來襲,能給豬價創造驚喜嗎?
豬價連續走高,五一前還有這三大利好
4月豬價整體弱勢運行,最近國內均價一度失守14.00元/關口,在一波低位挺價拉漲的操作之后,國內生豬價格暫時又回升14.00元/公斤以上,截至4月24日,國內豬價14.42元/公斤,較周五上漲0.21元/公斤。目前豬價已經臨近一級過度下的預警區間,引發政策收儲預期,此外,五一節臨近,多地出現降雨天氣,市場挺價情緒強烈。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在國新辦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一季度生豬出欄近2億頭,出欄增加疊加消費淡季,導致生豬價格出現下跌。近期飼料原料價格有所回落,加上五一、端午節日拉動,生豬養殖有望在二季度末實現扭虧為盈。
行業專家預判,五一后豬肉消費將適度回升,今年生豬供給較為充裕,豬價總體較為穩定,波動幅度將較去年明顯下降。豬價不存在暴漲根基,建議養殖戶不要盲目壓賭后市。
豬價上漲三大原因是什么?
一是一季度餐飲消費恢復增長。根據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來看,一季度,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3.9%,增速比1-2月份加快4.7個百分點。1月有春節消費支撐,春節之后,氣溫回升,戶外活動增多,餐飲堂食、電影院等線下消費場景有序恢復,居民服務消費需求逐步釋放,帶動消費向好。
餐飲業回暖,對豬肉消費帶來一定帶動,一季度豬肉產量1590萬噸,同比增長1.9%,比去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4.30%。一季度天氣回暖,春節之后,豬肉消費處于溫和回升,此外一季度豬價和肉價一直低位運行,大中型屠企逢低入庫較為積極,共同帶動整體屠企開工率穩步提升,截至目前國內屠宰開工率33.10%,較上一周漲0.69%,比去年同期上漲8.07%。
二是行業看漲情緒漸濃。4月19日發改委公布豬糧比為5.04:1,即將進入一級預警區間,市場看漲情緒再起,淘汰積極性減退,加之臨近五一備貨期臨近,受到經濟面改善和氣溫回升,戶外活動、旅游等增多,預計終端需求或還有提升空間,此外市場對6-7月看好的一致性偏強,對后市看好。
三是二次育肥戶熱度再次高漲,看好后市豬價,進標豬量較大,導致屠企收豬難度增加;部分屠企繼續主動入庫,豬價得到較強支撐。
關注后市影響因素
從供應還是需要端來看,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情緒推動,對后市來說,還要從供給和需求端來看。
從官方公布的能繁母豬的存欄量3月末,最新數據顯示,3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305萬頭,能繁母豬產能已經連續3個月下降,較去年12月末的4390萬頭累計減少85萬頭,累計降幅1.94%,整體降幅比較溫和。從近期去化過程來看,主要還是受到非瘟等疾病侵襲導致的被動去化為主,沒有出現主觀大規模的淘汰,淘汰母豬價格10.20元/公斤,與標豬價格比值穩定0.73附近。
消費端來看,屠宰量因為假期即將到來,宰量開始緩慢上升。值得關注的是現在的凍品的庫容,國內重點屠宰企業凍品庫容率22.91%,較上周漲0.67個百分點。
產能雖然持續下降,但整體速度緩慢,能繁母豬想要恢復正常保有量仍需時日。借助政策支撐,豬價在接下來的短期內,將保持穩定微漲,發改委建議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經營,保持正常出欄補欄節奏。如此看來,未來行情還是可期的。
來源:農信互聯
一周熱點
- 2023-07-14倡議書 ▏關于規范兔飼料生產的倡議書
- 2023-07-14《奶牛營養需要》第八次修訂中文版發布暨新版標準解讀與奶牛營養高端論壇 (第一輪通知)
- 2023-07-142023年7月中國玉米大豆供需形勢分析
- 2023-07-14農信數智成為《產業互聯網平臺賦能產業集群伙伴計劃》首批成員單位
- 2023-07-13探尋菜粕價格的季節性規律
- 2023-07-13第三次全國畜禽遺傳資源普查第二階段生產性能測定任務全面完成
- 2023-07-13科技項目引領科技事業丨“蛋白飼料生物工程制造前沿技術及新產品創制”項目“里程碑”考核會順利召開!
- 2023-07-13生豬價格已經跌破行業現金成本,下半年有望低位上漲
- 2023-07-12重磅!傲農生物引進國企戰投,控股股東擬3.91億元向漳州金投轉讓5%股份
- 2023-07-12玉米豆粕價格上漲 養殖企業壓力劇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