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市場“豬多肉多”仍未改變 養豬罕見近半年持續虧損何時結束?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3-06-08

“今年養豬真的很邪門,已經虧損超5個月了,而豬價依然沒有反彈。”一位一線養殖者感慨頗多。

相關一線行業人士表示:“這兩年能留下的都是資深養豬人,現在市場去化不明顯,還是‘豬多肉多’,產能去化過程拉長,這樣看,6月下旬至8月豬價可能繼續低迷,甚至跌至6元/斤。”

養豬罕見出現近半年的持續虧損,母豬產能去化深度不足,但對于三季度豬價走勢,市場仍有分歧。目前,生豬的季節性供應過剩導致價格疲弱,市場凍品庫容量嚴重偏高,隨著天氣轉熱凍品貿易商可能面臨資金、減值等壓力,短期豬價難有上漲動能。季節性淡季過后,供應過剩有望緩解,三季度豬價或有支撐。

產能去化節奏較慢

養豬連虧超5個月,而產能去化未見明顯成效。近期,溫氏股份在接受調研時稱,根據市場第三方調研數據來看,在目前低迷豬價背景下,中小散養戶產能去化較快,大企業產能去化較慢,多數大企業仍在努力堅持。而從各上市企業披露的銷售簡報可以發現,大部分上市企業月度銷售量環比和同比均處于增長狀態。 

產能去化節奏緩慢,資本市場悲觀情緒蔓延至養殖端。年初,市場曾對下半年持樂觀態度,而隨著豬價磨底已近半年,行業對三季度行情存在分歧。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吳琳琳表示,市場產能未有明顯的去化,首先是規模企業新增的產能較多,且新增產能的年出欄量較大,淘汰的產能遠沒有新增的產能多。其次是多地對生豬企業政策上的扶持,為保證當地市場民生產品的穩定發展,多地給予經濟或政策上的補助,支持生豬養殖企業。

目前,市場供應過剩已成為影響豬價的決定性因素。惠譽評級中國企業研究董事朱彧表示,大規模生豬養殖企業不斷擴大產能和存欄量規模,2018年至2022年間,前18家生豬養殖企業的生豬出欄量增加了176%。但市場整合進度遲緩,已無經濟效益的小型生豬養殖企業仍不愿徹底退出市場。 

現階段,凍品庫存、資金壓力同樣偏大。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山東、河南部分凍品庫存嚴重偏高,部分入庫產品高于現階段正常水平,且部分品種面臨產量過剩。貿易商把大筆資金壓在凍品,有的面臨資金斷裂壓力,在資金壓力大的情況下,貿易商也有可能集中出庫。

值得一提的是,有業內分析認為,此前幾輪生豬產能調整幅度較深,受動物疫病、政策等重大外部因素影響。而本輪周期市場表現較為常態化,產能去化力度同樣較前期偏弱,但市場預期一致性導致價格波動仍然較大,因近期雨水天氣和端午需求,養戶存在一定惜售挺價情緒,同時二次育肥空欄已近半年,三季度豬價或有支撐。

龍頭企業對豬價走勢“謹慎樂觀”
 

由于豬價下跌,今年一季度,生豬養殖龍頭企業紛紛陷入虧損境地。

據披露,一季度,牧原股份營業收入241.98億元,同比增長32.39%,歸母凈利潤虧損11.98億元;溫氏股份營業收入199.74億元,同比增長36.92%,歸母凈利潤虧損27.49億元;新希望營業收入339.07億元,同比增長14.92%,歸母凈利潤虧損16.86億元。 

虧損的直接原因在于生豬養殖成本高于銷售均價。以牧原股份為例,其1月至3月的生豬銷售均價為14.5元/公斤至15元/公斤,生豬養殖完全成本約為15.5元/公斤,這意味著,牧原股份銷售生豬虧損0.5元至1元/公斤。

另據上海鋼聯數據,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繁自養一頭生豬平均虧損達168元。

在今年6月初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牧原股份透露,近2個月公司商品豬養殖完全成本在15.3元/公斤左右,下半年公司養殖成本預計將保持下降趨勢,成本下降主要是因為養殖成績改善及飼料原材料成本下降。

同時,牧原股份表示,5月末公司能繁母豬數量約298萬頭,5月配種數量超過70萬窩,公司養殖場建設速度較過去幾年放緩。今年公司預計出欄生豬6500萬頭至7100萬頭。

溫氏股份也表示,隨著入夏后天氣轉熱,北方區域大生產已趨于穩定,疊加飼料生產成本持續下降,肉豬養殖綜合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


豬價何時企穩反彈? 

如何看待未來豬價走勢?在近期接受調研時,新希望表示,去年11月的二次育肥大豬導致今年上半年豬價偏低,隨著存量肉的不斷消化,疊加下半年歷來是豬肉消費旺季,下半年豬價表現會好一些。對于明年豬價,現在看也要好于之前的判斷。主要是基于供應端,2月至4月豬瘟對行業有一定的影響,產能損失對應明年出欄量,所以對于2024年的豬價比之前預計的更樂觀些。 

東證衍生品研究院農產品資深分析師黃玉萍認為,現階段仍處于產量逐步兌現、出欄均重處相對高位、供給趨于寬松的階段。同時,在行業不確定性增強以及現金流壓力持續積累下,市場的投機性需求趨弱,價格支撐主要來自于終端消費,而當前正值全年消費淡季,不足以驅動豬價上漲,未來豬價走勢仍有可能繼續走弱。 

“從各機構公布的6月計劃出欄水平看,整體變動較5月不大,甚至日均出欄量略高于5月,供給仍保持相對寬松狀態。在缺乏來自需求的有力支撐下,豬價仍處于磨底階段。市場多頭關注冬季仔豬腹瀉帶來的階段性出欄缺口或被產業出欄節奏調整與凍品投放所抹平,我們認為短期豬價缺乏上漲刺激。如若三季度市場出現恐慌出欄而帶動體重下滑,那么跟隨需求季節性好轉。我們認為,四季度豬價回到成本線上方是大概率事件,但在不那么低的供給基數下,向上空間有限。”南華期貨農產品分析師邊舒揚稱。

黃玉萍表示,從能繁母豬兌現來看,7月之后的生豬供應量依舊在增加。雖然6、7月份可能受高溫天氣、梅雨季節持續降雨的影響,生豬出欄數量略微減少的背景下會導致豬價出現反彈,但反彈之后終端消費對高價豬肉的承接依舊有壓力,豬價繼續下行的概率較大。這一輪下跌周期或許要等到養殖企業開始大幅淘汰產能才有企穩向上的機會。

來源:財聯社、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中國畜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