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內蒙古翁牛特旗立足農牧業強旗戰略,緊緊牽住“牛鼻子”,以頭部企業為引擎,傾力打造肉牛全產業鏈,推動肉牛養殖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為鄉村振興添“牛勁兒”。
“我們企業原來只有60-70頭牛,這幾年在旗委、旗政府的肉牛政策扶持下,幫助我們協調了“旺牛貸”,解決了資金困難,我們的養殖規模越來越大。最近,政府又在我們家門口建立起了肉牛交易市場,不僅帶來了市場信息,節約了買賣成本,也更加堅定了我們發展肉牛產業的信心。”在烏丹鎮志富養殖公司,一頭頭育肥肉牛體態健碩。企業負責人劉志富介紹說,在政策的扶持下,他的“致富經”越念越“牛”。
烏丹眾信牛市作為翁牛特旗首個集牲畜交易、牲畜飼養、品種改良、客商餐飲住宿于一體的牲畜交易中心,依托中國農業銀行的“智慧牛市”場景,開市當天注冊辦理交易卡500余張、成交訂單400余筆、交易牲畜近2000頭。
“烏丹眾信牲畜交易中心的建成投運,搭建起翁旗畜牧生產和流通領域的關鍵橋梁,為當地養殖戶提供了就近開展牲畜交易的平臺,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從而提高了廣大農牧民的收入。”副旗長查干巴特爾介紹。
在內蒙古恒都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的肉牛屠宰加工車間,10余名生產人員正熟練地進行切割、包裝操作。負責人介紹:“在加工板塊,恒都緊緊圍繞‘工業強旗’戰略,通過肉牛產業發展共同體,不斷健全聯農帶農機制,2023年上半年的5個月,已從本地家庭牧場及養殖大戶中收購檢測合格的肉牛近萬頭,經過就地屠宰、加工、包裝,將翁牛特牛肉銷往全國各地。”
從養殖到銷售,再到加工,翁牛特旗委、旗政府不斷完善肉牛全產業鏈,依托內蒙古恒都等頭部企業帶動,通過完善“頭部企業+合作社+農牧戶”的聯農帶農機制,建設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家庭牧場,形成主體多元、協調互補、多種養殖模式共同發展的肉牛產業發展格局。
內蒙古蒙都羊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特色休閑食品深加工,據了解,蒙都羊業年產牛肉干2000余噸,因其低脂高蛋白、營養豐富的特點,現已成為本地人常備的休閑零食,以及外地游客必買的翁旗特產。
“在頭部企業、改良繁育、飼草供應、服務體系、科技支撐、市場流通等關鍵環節加大支持力度,培育多種經營主體,以頭部企業為骨干,專業合作社為紐帶,家庭農牧場和專業種植養殖大戶為基礎,形成從種植、養殖、產品加工到銷售、物流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翁牛特旗農牧局局長蘭曉東說。
翁牛特旗立足資源優勢,聚焦牛產業,堅持政策傾斜、服務優先,僅2022年,發放“旺牛貸”貸款3.9億元,新建區域畜牧業社會化綜合服務中心6處,培育嘎查村級肉牛托養中心27處、專業合作社和養殖大戶40家、家庭牧場240個,打造肉牛養殖專業村10個。截至今年5月,全旗肉牛存欄突破40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