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周期規律不再!生豬產能去化呈現兩極分化 規模豬企資金承壓也要到臨界點了?
“豬價上漲-高位擴產-供需失衡-豬價下跌-產能去化”,曾經耳熟能詳的豬周期規律如今被打破。在資本大量入場的情況下,散戶與規模豬企走著豬周期谷底的分叉路口——散戶承壓去產能,規模豬企在資金的支持下,產能去化仍較為緩慢。有業內人士預計,前二十大豬企今年年底母豬產能或將達到1060萬頭,占比25%。財聯社記者多方采訪獲悉,由于長期虧損,目前中小散戶產能去化較為明顯,規模豬企整體母豬去化程度并不深,但豬企同樣面臨一定現金流壓力。展望后市,由于生豬產能相對充足,規模場與散戶都還有繼續被動去化的壓力,而且散戶去化壓力更大。
規模場6個月后能繁再次環比上升
Mysteel數據監測顯示,7月中小散戶能繁母豬環比減少0.06%,規模場環比增加0.02%,而從1-7月整體情況來看,環比去化幅度散戶也遙遙領先于規模豬企,尤其是進入7月后,規模豬企能繁母豬年內首次環比出現上升。
(圖片來源:上海鋼聯)
“之前場子里有400頭母豬,現在還剩下200多頭。”西南某散戶黃先生告訴記者。另有廣西散戶表示,“母豬清退了三分之一,主要是之前虧損期實在太長了,而且當時也看不到行情回歸的希望。”雖然規模豬企也面臨大額虧損,但仍在積極擴張產能,尤其是上市豬企。有業內人士指出,“上市豬企上半年合計預計虧損130億元,但產能去化卻未有進展。從近期公布的數據來測算,前二十大豬企2023年底能繁母豬產能或將達到1060萬頭。”
以豬茅牧原股份(002714.SZ)為例,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能繁母豬數量為303.2萬頭,和去年同期的247.3萬頭相比,同比增幅超21%。而新希望(000876.SZ)近期則表示,截至一季度公司有能繁母豬85萬頭,目前來看大概年底能繁母豬為95萬-100萬頭左右。
周期谷底,為何散戶與規模豬企出現兩極分化的去產能情況?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管亞鐳告訴記者,“這一輪豬價連續虧損下,中小散戶去產能更快,多數大企業仍在努力堅持,生存能力較強。上市企業資金實力雄厚,在未來預期走強的情況下,當前虧損壓力只是暫時的,所以目前上市企業整體母豬去化程度并不深,或者說母豬實際量或稍有減少,但整體生產效能要勝過以往。而中小散戶產能去化十分明顯,不管是持續磨底的豬價,不斷上升的飼料成本,還是疫情壓力,都是壓垮散戶場繼續等高價行情的一根又一根稻草。”事實上,傳統周期概念正在不斷弱化,尤其是在最近幾年大量資本入局的情況下。有上市豬企相關人士認為,過去豬周期產生,是市場供需矛盾帶來的,當行業價格下行,市場供給增多后,養殖戶就自愿宰殺母豬,而母豬減少,價格上漲后,就又把肥豬留下來做母豬產能,但現如今隨著大量資本的入局,無論生豬市場是否虧損,都依舊有人在新建產能,周期的概念已經弱化。管亞鐳對此持有相同意見,“散戶養豬、家庭農場養豬市場占有率越來越低,規模化尤其是集團化養豬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非瘟前家庭農場即中小豬場占據主導地位,非瘟后規模化養豬(包括集團化養豬)占據主導地位,2025年前后集團化養豬將占據主導地位。行業中長期來看,龍頭企業產能擴張,決定產業集中度、規模化水平,相應的規模化水平的提升一定程度上會改變養殖行為。新一輪周期產能調節幅度和結構與以往周期不一樣,與產業集中度、規模化水平都息息相關。”
周期概念弱化,散戶優勢不再有?
來源:財聯社、飼料市場
一周熱點
- 2023-10-09小麥震蕩下行,但并不缺乏安全離場的機會
- 2023-10-09豬企“向下”發展,消費恢復促收下難掩“跨界”壁壘
- 2023-10-09飼料需求增長,玉米四季度現貨走勢如何?
- 2023-10-0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 681 號
- 2023-10-08新季收割開啟 玉米價格“危中有機”
- 2023-10-08分析人士:豆粕期價波動重心將繼續下移
- 2023-10-08價格7月底以來首次破“8” 生豬較難擺脫寬幅震蕩走勢
- 2023-10-08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公布2023年農業品牌精品培育名單的通知
- 2023-10-07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委員會公告 農醫考公告第32號
- 2023-10-07豬市走勢:四季度消費旺季疊加市場情緒推漲下,生豬價格高點或有被突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