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在即,生豬市場是何現狀?近期,消費端豬肉價格有所上漲,但養殖端豬價有所下降。那么,這“一升一降”背后是何緣由?
五花肉比上月漲了兩塊多
“最近豬肉價格有所上漲,五花肉每斤16元,比上月漲了兩塊多。”9月14日,在鄭州市投集市幸福鄰里農貿市場,一豬肉店鋪老板說。不過,記者注意到該店鋪正在進行促銷活動,最便宜的豬肉每斤僅售9.9元。
記者采訪該店時,正值上午10點半,不少消費者前來購買豬肉,現場很是熱鬧。“今年的豬肉價格一直都不高,一大塊肉只要十來塊錢。”只見一位阿姨手里提著兩大兜豬肉。
“這幾天買豬肉的很多,但是與前一段比還是少了些。”肉鋪老板說道。
不同菜市場豬肉價格雖然有所差異,但均有不同程度上漲。“比起前幾天,豬肉價格還是漲了一些,但是變化也不是很大。”大張超市店員告訴記者。目前,該商場后腿純瘦肉14.8元/斤、精品帶皮五花肉15.8元/斤、中排21.8元/斤、凍肋排24.8元/斤,家常肉餡低至8.8元/斤。而位于十里鋪的華豫佰佳超市,其售賣的雙匯帶皮五花肉每斤16.8元,也有所上漲。
至于為何豬肉價格有所上漲,上述店員均表示:“這是公司統一調整的。”
此外,記者注意到,部分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土豬肉。“土豬育肥周期長,肉質口感好,色澤好,也逐漸成為消費者的首選。”上述幸福鄰里農貿市場老板對記者說,“今天公司做活動,豬肉價格比較劃算,后腿肉每斤僅要26.8元,明日價格將恢復正常。”
9月豬價未能持續上漲
“天氣轉涼,且在開學、中秋國慶等備貨需求支撐下,生豬需求有所回暖,也拉動8月份豬價回升。”河南一養殖企業負責人表示。從最新8月份A股生豬養殖企業銷售價格來看,生豬市場的整體銷售價格較7月份有了明顯回升。
如牧原股份商品豬銷售均價16.35元/公斤,環比上漲18.39%;溫氏股份毛豬銷售均價16.84元/公斤,環比上漲18.51%;天邦食品商品豬銷售均價17.15元/公斤,環比上漲15.42%;大北農生豬銷售均價16.55元/公斤,環比上漲16.07%;神農集團商品豬銷售均價16.52元/公斤,環比上漲19.19%。
不過,這一勢頭并未持續,進入9月后豬價有所回落。
豬好多數據顯示,9月生豬價格不漲反跌:8月31日外三元生豬價格為17.40元/公斤,到9月18日則下跌到16.60元/公斤。
9月份豬價開始回落與供給增加不無關系。從供給端看,據鋼聯統計的數據,9月份重點省份養殖企業計劃出欄量環比增加3.87%。養殖端出欄增加,且自8月中旬開始,大體重豬源供應緊張有所緩解,標肥價差縮小,豬價走高后,二次育肥進場也明顯減少,推動豬價上漲動力減弱。
格林大華期貨分析師張曉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短期來看,7月份全國規模豬場的中大豬存欄量環比增長3.1%,同比增長8.7%,對應9月份生豬供應也將穩定增加。當前供需雙方深度博弈,豬價在16~17元/公斤區間震蕩。
“常規來講,開學備貨的開始時間出現在8月20日左右,持續時間較短。9月屬于淡旺季過渡階段,前半月仍然處于低迷態勢,后期受天氣轉涼、中秋等因素影響,需求或小幅度提升。”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王亞男解釋稱。
豬價整體上漲空間及速度均有限
未來豬價將何去何從?業內普遍認為,短期來看,對于即將到來的“雙節”是否有望提振豬價,市場普遍認為目前利空因素偏多,即使提振也相對短期,提升的空間較為有限。長期來看,生豬市場多空博弈明顯,整體來說市場偏弱,下半年豬價難以堅挺。
在張曉君看來,天氣轉涼后生豬日增重將明顯增加,雙節前的備貨需求或支撐豬價偏強運行;隨著十一過后消費逐步向好,豬價有望迎來季節性上漲行情。
長期層面上,能繁母豬存欄對應今年3—10月份生豬出欄環比增加,且今年上半年產能去化緩慢,母豬產能仍處相對高位,對應明年5月前生豬市場供給仍較充足。待產能去化基本結束,豬價才能對應10個月后真正進入上升通道。
據Mysteel生豬市場最新報告,從供應端來看,月內養殖場出欄節奏整體偏慢,散戶出欄積極性高,且體重有所增加,供應量充足,近期有少量二次育肥進場,但屠宰廠收購暫無壓力。從需求來看,月底臨近中秋及國慶雙節,終端消費或有所提振,屠宰廠收購量有所增加,但考慮目前屠宰企業維持高鮮銷率,預計整體上調空間有限。
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朱增勇則表示,今年下半年生豬市場整體的供給是相對充裕的,生豬價格觸底后的反彈更多的是季節性反彈,整體上漲空間和速度有限。
“旺季二育難抵供給高位,豬價預計維持偏弱震蕩。中期生豬價格預計旺季不旺,2024年上半年豬價回調壓力更大。”國信證券分析師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