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破位大跌,揭露了一個事實:有些后果,大家都承受不起!
去年豬價旺季走跌,令市場意外,可以說狠狠閃了市場一把。
而今年的旺季下跌,同樣令市場意外,只不過這次的意外和去年相比,有幾分自作的意思。
話說得有點狠,但道理并不空。
去年豬價也是在年底這個旺季沒旺起來,不僅沒旺起來,反而越跌越猛,最后跌破了成本線,這確實給了市場一記重錘。
因為去年太特殊了。
去年的走跌依然是兩個原因:一是產能高企,二是消費斷崖。
生豬產能問題是老生常談了,也不是去年才高的,所以市場也一直有預期,但是消費的“斷崖”確實沒想到。
而消費“斷崖”主要是去年疫情常態化以后,迎來了感染高峰,基本從11月至年前這段時間,大家都在干一件事——搶藥。
所以二師兄受了冷落,僅僅在年前也就是一周左右的時候吧,才有了那么一點點起色。
但是今年不一樣。
今年豬價走跌,其實也是這兩個問題,但是今年這兩個問題并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很多人一葉障目,選擇性失明。
比如,消費不及預期這件事幾乎是貫穿了整個2023,幾乎是每個節假日消費都沒能拉動豬價上漲,包括大家關注較多的中秋和國慶,這兩大節日都落空了。
而關于消費問題,從去年年初開始一直講到年末,都是重復一件事,那就是消費不及預期。不及預期的根本原因是收入下滑和消費信心不足,所以短期內想要改變難度很大,這就意味著消費低迷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這就進一步意味著,豬肉消費持續在弱位徘徊,對豬價的支撐十分有限。
但是喊了半天,市場也是選擇性耳聾,當然也不能怪市場,因為彼時生豬市場正被另一個聲音充斥:即豬價在2023年將迎來“拐點”。
我之前也曾認同這一觀點,因為理論上,以及根據豬周期的演變節奏,生豬市場的“拐點”也確實差不多該到了,但是卻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情緒。
最近無論是在玉米市場還是小麥市場等,情緒這兩個被頻繁提及,包括生豬市場也一樣。
不少大企業也紛紛發聲,表示看好2023年的“拐點”,于是豬價“拐點”就這么被預期出來了。
而正是喊的人多了,預期的人多了,反而誰都不愿再去化產能了。邏輯也很簡單,豬價馬上就要漲了,憑啥我要倒在黎明的前一晚呢?
于是,養殖戶們都開啟了“死扛”的節奏,于是2023年產能去化變得非常變緩。
根據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去年1月份時,全國能繁母豬存欄為4367萬頭,而到去年11月末,存欄量為4158萬頭,仍然處于正常保有量偏高水平。
產能高位,消費低迷,豬價不跌才怪。
這也再次向市場證明了一件事:豬價不是靠喊上去了,過度地喊漲預期反而使得產能去化越來越慢,不僅延長了豬價磨底的時間,也延長了養殖戶持續虧損的時間,這樣的后果,大家都承受不起。
而到了2024年,“拐點”論又開始蠢蠢欲動了。
但勸大家要理性看待,別再被市場的情緒帶動,豬價拐不拐,并不是靠喊出來的,而是真實的市場供需的反應。
否則喊漲一時爽,但最終買單的還是養殖戶自己。
一周熱點
- 2024-01-15全球小麥市場一周展望:美國冬小麥播種面積減少,而黑海小麥供應充足
- 2024-01-152024飼料展協辦單位系列展示
- 2024-01-15生豬養殖虧損成常態,行業在2024年該如何生存?
- 2024-01-15農業農村部批準1個新飼料品種和3個新飼料添加劑品種 增補和修訂《飼料原料目錄》《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
- 2024-01-12中儲糧增收通知橫空出世,玉米市場又被“炸”懵了!這是不是救命稻草?
- 2024-01-12國產大豆市場:2023年價格波動較大 2024年供給依然寬松
- 2024-01-12重磅!關于召開第二屆中國飼料產業發展暨飼用豆粕減量替代高峰論壇的預備通知
- 2024-01-12關于征集2024中國飼料工業展覽會新技術、新產品發布會成果的通知
- 2024-01-12生豬價格近期能回暖嗎?2024年將如何演繹?
- 2024-01-122023年度全國白羽肉雞屠宰量排名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