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面向”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將科技支撐大豆有效供給作為政治任務,通過組建大豆產業專家團,組織全院科技力量,全力推動大豆產能提升,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應有的貢獻。
組織架構
大豆產業專家團是一個整合全院不同研究所大豆相關專業科技力量形成的服務型組織,是履行中國農業科學院服務大豆產業穩產保供職能使命的松散型機構。設團長1名、副團長2名,分設10個專家工作站(詳見圖),每個工作站由育種、栽培、植保、加工、農機、信息等方面專家組成。各站任務由作科所、油料所、植保所、資劃所、環發所、南農機、加工所、信息所責任創新團隊牽頭,并聯合院外相關科教推廣單位及生產一線專家共同組織實施。結合大豆全產業鏈發展的技術需求,進行重點任務分工與協作。
一、良種篩選 重點開展大豆新品種測試、篩選、展示、示范與應用。作科所牽頭,油料所、植保所、加工所等研究所參加。
二、栽培耕作 重點開展大豆綠色高產高效技術集成示范與應用、災害性天氣生產能力提升科技支撐。作科所牽頭,油料所、資劃所、植保所、南農機等研究所參加。
三、地力提升 重點開展大豆前茬作物秸稈還田、土壤改良、地力培肥、保水保肥、化肥農藥控施技術示范與應用。資劃所牽頭,作科所、油料所、植保所等研究所參加。
四、植保減災 重點開展大豆主要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技術集成示范,防災減災預警研判、應急方案擬定、技術實施與培訓。植保所牽頭,作科所、油料所、環發所等研究所參加。
五、收儲加工 重點開展大豆質量鑒定與評價,機收作業質量提升,機收、加工減損節能技術示范。加工所牽頭,南農機、作科所、油料所等研究所參加。
六、信息綜合 重點建立大豆全產業鏈大數據監測預警服務平臺,構建適合大豆產業特點的供給均衡和價格預測分析模型,為政府決策提供及時有效支撐。信息所牽頭,作科所、油料所等研究所參加。
圖 大豆產業專家團架構
重點任務
一、開展產業政策研究,為政府決策提供咨詢服務
研判國內外大豆產業發展趨勢,開展階段性、區域性、長期性戰略與政策研究,向農業農村部等上級管理部門遞交咨詢報告,為國家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政策、農業科技政策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決策依據。
二、凝練重大攻關目標,開展新品種新技術集成示范
根據大豆生產重要技術瓶頸凝練重大科技研發任務,鑒選示范優良品種,集成示范大豆高產潛力提升技術,推進地力提升及綠色防控技術、高質低損收獲技術應用,遴選推廣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強化災害預警研判。
三、提供產業應急技術支撐,保障區域大豆生產安全
統籌做好農業防災減災,監測分析作物病蟲害、氣候因素導致的災情等變化,加強旱澇等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會商研判,開展應急服務等工作。強化信息管理,加強災情調度會商,及時報送災情預測報告,制定技術處置方案。
四、開展田間課堂培訓,提供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
開展技術綜合集成與試驗示范,結合“田間課堂”,面向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帶頭人和農技推廣人員等開展技術指導和人員培訓,提升農民生產技術水平。構建由“專家團+專家站+帶頭人”組成的服務體系,在大豆生產關鍵時期下沉一線開展科技服務。
五、構建高效協同運行機制,健全信息化服務平臺
建立大豆全產業鏈大數據服務平臺,為政府決策提供及時有效支撐。構建適合大豆產業特點的供給均衡和價格預測分析模型。依托大豆全產業鏈大數據服務平臺,調查、分析并及時提交生產實際問題與技術需求信息報告,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咨詢。
(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