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生豬價格從底部回升,市場對于養殖板塊注入看漲預期,A股市場中養殖板塊呈現出明顯的上漲趨勢。其中,養殖ETF近一個月的漲幅接近20%,個股方面,新五豐股價近期上漲6.8%,曉鳴股份等多只股票也呈現出上漲態勢。
不過,5月27日,養殖板塊在經歷前期的上漲行情后出現快速回調,其中,曉鳴股份跌超10%,湘佳股份、立華股份、民和股份、東瑞股份、牧原股份等紛紛跟跌。
“近期養殖板塊股票,包括生豬、肉雞及蛋雞苗股票整體表現偏強,昨日大幅下跌,應該是正常的獲利回吐。短期生豬、雞蛋及肉雞價格走勢仍偏強,但考慮到中期產能過剩的隱憂仍在,因此市場整體表現謹慎,沖高之后容易出現回吐漲幅的走勢。”五礦期貨農產品分析師王俊說。
在一德期貨生鮮畜牧產業分析師侯曉瑞看來,養殖板塊部分個股異動可能更多受到資金輪動影響,而從養殖業基本面來看,雞蛋及生豬均已脫離現貨底部空間,尤其生豬價格目前進入上漲兌現期,現貨上漲的高度將決定未來養殖企業的盈利情況,無論是期貨還是股票,并未跟隨現貨大幅上漲,更多的是等待預期兌現。雞蛋基本面相對生豬偏弱,蛋雞存欄基數偏高,現貨上方存在較強壓力。
“市場對于養殖行業的判斷是多維度的,除了養殖行業本身的變化之外,還與整體環境有關。”中信建投期貨養殖首席分析師魏鑫認為,前期市場對于年內實現養殖利潤的恢復有一定的預期注入,隨著豬價上行,“買預期”階段正進入尾聲,后續市場繼續上行需要依靠“超預期”表現。
那么,當前養殖行業的盈利情況如何呢?據王俊介紹,蛋雞和生豬的養殖走勢與盈利狀況存在一定相似性,一是價格反季節走高,養殖盈利環比持續改善;二是市場受多重因素影響,行業一掃前期持續虧損的頹勢,養殖盈利轉正且同比明顯偏高。
“具體來看,5月前,蛋雞養殖行業整體處于虧損區間,養殖端出現了提前淘汰的現象。隨著利空出盡,蛋價在5月后出現大幅拉漲,蛋雞養殖盈利明顯回升,行業去產能進程中斷,蛋價沖高回落后,目前仍處于盈利水平。生豬方面,2023年下半年以來,生豬完全成本下降不明顯,但飼料成本下滑明顯,主要因為冬季疫情導致死淘率上升,上半年行業平均成本預計在14.5~15元/千克。除了春節后現貨短暫虧損,生豬行業基本處于微利狀態,近期隨著豬價上漲,養殖盈利水平大幅上升,母豬存欄或已進入底部空間,后續能否回升及回升幅度多大要看現貨表現。”侯曉瑞說。
在魏鑫看來,目前生豬養殖行業處于長期虧損后階段性盈利恢復期。長期虧損的原因來自于前期的大量投資,而目前階段性盈利也有時間窗口。隨著盈利延續,產能還有進一步恢復的空間,導致后市面臨持續壓力。而蛋雞養殖行業處于長期盈利后的階段性虧損階段,蛋雞長期盈利源于較高的成本抑制了市場補欄,使得供給偏緊的時間拉長。隨著利潤累積和產能逐步恢復,蛋雞市場也將面臨供應提升和虧損的局面。
“事實上,從消費和價格表現的季節性來看,不管是生豬、肉雞還是蛋雞,目前均處于傳統的淡季,理論上價格應該偏弱,但近段時間價格走勢明顯偏強,這當中的邏輯有所不同。就雞蛋市場而言,目前的漲價更多是長期虧損后的一次反彈,整體看市場供應依舊充裕,且即將到來的梅雨季不利于雞蛋保存;對生豬市場而言,由于去年持續虧損導致產能不斷去化,今年豬肉整體供應下降,漲價大概率能夠持續,只是市場提前漲價,導致體重明顯走高,對未來的漲價空間存在壓制。”王俊表示。
魏鑫表示,目前養殖相關產品處于季節性需求淡季,對于豬肉來說,居民消費波動不大,對肥豬偏好轉弱。后市預期生豬供應整體有環比下降趨勢,直到9月后開始恢復,屆時需求側驅動也將出現。雞蛋市場消費同樣處于淡季,生產上關注溫度提升帶來產蛋率下滑,貿易商需關注梅雨天氣引發的儲存風險。整體看,蛋雞存欄量有望緩步提升,7月開始進入中秋備貨時間段,雞蛋將迎來供需兩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