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國內生豬均價創出近18個月以來的新高。對于消費者來說多掏錢未免有些“肉疼”,但是對于國內的生豬養殖大戶而言,卻是盼望已久的一場上行周期。未來豬價怎么走?豬價高度和持續性如何?對此,多家券商機構給出了觀點。
5月以來,漲幅較大且速度快,機構看法比較一致,供給端變化是核心因素。
招商證券分析師指出,這一輪豬價快速上漲背后的核心原因是能繁母豬去化導致的行業基本面變化。從能繁母豬傳導到生豬出欄,中間有10-12個月的養殖周期,從2023年1月到2024年4月,能繁母豬存欄量累計下降了9.2%,預示著2024年的生豬供給將持續減少,這將支撐至少一年左右的豬價上漲。
國海證券則認為,從去年四季度仔豬價格暴跌下的低補欄導致當前出欄量開始收縮,以及近期出欄體重持續下降形式下豬價從弱穩到上漲,生豬供給收縮正愈演愈烈,周期上行趨勢已形成。
山西證券認為,對比豬價出現反彈而非反轉的2021和2022年,2024年初以來的能繁母豬補欄特征有明顯不同,雖然國內生豬和仔豬價格從2024年1月開始出現震蕩上行的態勢,但2024年1-4月的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仍出現下滑,已經出現周期底部末端的特征。
展望未來豬價,開源證券認為,7月為我國全年最高溫月份,北方高溫,南方高溫高濕步入雨季非瘟高發階段,若南方雨季非瘟嚴重程度超預期,豬價或階段性快速下跌,屆時則進一步強化下半年豬周期反轉強度。
更長視角下,國聯證券旗幟鮮明地指出,明確豬價上漲的中長期邏輯是供應短缺,2023年冬季疫情損失導致供應減少的邏輯逐漸兌現。長期來看,前期產能調減將逐步致后市供應呈現減量態勢,疊加下半年生豬消費逐漸提升,綜合來看豬價有望繼續上行。
盡管農業農村部口徑的5月能繁母豬數據尚未出爐,三方平臺數據顯示,5月能繁存欄量或將上升。涌益咨詢、上海鋼聯、卓創資訊統計的5月樣本點能繁母豬分別環比增長0.73%、0.43%、0.71%。
對此,中郵證券表示,豬價上行推升養殖熱情,行業產能有所修復,但無需過度擔憂行業上行周期就此停止。
該機構進一步分析指出,一方面,經過2023年全年的深度虧損后,企業緩解債務壓力的訴求將更急迫,同時對擴張產能將更加謹慎。另一方面,2024年下半年的生豬的供給主要是由2023年下半年及2024年一季度決定的,此階段行業產能去化已確定。當前仍處于行業周期啟動的前夕,行業仍有較大上行空間。
招商證券表示,盡管行業目前已有盈利,但考慮到自2018年以來行業現金流緊張,以及上市公司的主體的資產負債率仍在60%以上,導致企業對未來豬價持樂觀態度的同時,依然保持謹慎,不會急于擴大產能,以避免在高負債的情況下承受更大壓力。
另一方面,二次育肥也反映出散戶養殖端的謹慎情緒。涌益咨詢監測樣本的二次育肥銷量顯示,5月中旬為7.3%,5月下旬為6.4%,6月上旬為3.7%,呈現連續回落的狀態。
對此,申萬宏源分析指出,弱需求、弱預期之下,豬肉價格上漲更多反應供給端的實質性下滑。看好后續供給收縮的持續性,同時需求端仍有底部轉好的可能,豬價易漲難跌。
來源:金融界、中國畜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