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豬病和豬價長期低位后產能去化后,2024年生豬產能處于逐步恢復階段,中大型養殖企業已經逐步恢復至去產能前水平,中小散戶憑借二育和購置懷孕母豬等方式,產能加速恢復,皆增加了長線供應壓力;短線供應上,交易均重水平維持高位,也為未來短期豬價下行施壓。能繁及生豬存欄同環比增加,長線供應壓力增加根據2020年1月份能繁母豬存欄量劃分企業規模,能繁母豬存欄≥5000頭的為大型養殖場,卓創資訊監測全國196家樣本企業數據占比78%;能繁母豬存欄<5000頭的為中型養殖場,卓創資訊監測全國196家樣本企業數據占比22%;因此數據一定程度可直接反映大型養殖企業產能走勢變化。從圖1和圖2中數據可知,2024年開年以來,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和生豬存欄量同環比呈現遞增走勢,中大型規模養殖企業的產能在恢復;而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842.06萬頭,同比由減轉增加2.44%,至今仍逐步遞增,意味著企業端的產能已經高于去產能前水平。中大型企業多數按節奏生產,基本保持穩定豬源供應,疊加防疫、資金水平,保證了市場的產能充裕度,因此也奠定了未來供應壓力增加的基礎。
成品豬料銷量逐步遞增,市場供應加速恢復規模養殖企業擁有龐大的資金和完整的公司架構,多數豬料通過自采豆粕、玉米等原料進行自加工或代加工進行生產成品豬料,基本自用為主;中小散戶方面受限于資金和養殖規模,多數以外購成品飼料進行飼養。卓創資訊監測全國樣本企業成品飼料銷量以外銷企業為主,因此可間接反映中小散戶的產能供應變化。從圖3可知,2024年5月全國成品豬料銷量為銷量分水嶺,1-5月總體銷量下滑,5月之后呈現遞增走勢;中小養戶補欄二育、購置懷孕母豬,短時間內補充產能,圈舍利用率增加,長短線供應能力逐步增加。
交易均重水平上升,且維持高位運行,短線供應壓力增加交易均重可反饋未來1-3月的生豬供應節奏變化。2024年年內交易均重同比上漲,且多時段維持較高水平。圖4中數據顯示,2024年4月開始,全國生豬交易均重同環比走勢分化,4月1日至9月11日全國生豬交易均重均值為124.49公斤,同比上漲1.40%。一方面豬價上漲,帶來養殖利潤豐厚,市場多增重增加盈利;另一方面,中小養戶多購置二育豬源,屆時出欄體重多少高于標豬,亦帶動交易均重上漲。但是交易均重長時間維持高位,有形地增加了后市豬肉供應量,反饋至終端市場,缺豬時屠宰承壓,而未來生豬供應增加,養殖端被動降價出欄。
綜上所述,經過豬病和豬價長期低位后產能去化后,2024年生豬產能處于逐步恢復階段,中大型養殖企業已經逐步恢復至去產能前水平,中小散戶憑借二育和購置懷孕母豬等方式,產能加速恢復,皆增加了長線供應壓力;短線供應上,交易均重水平維持高位,也為未來短期豬價下行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