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生豬價格震蕩漲至高點后逐步回落,意味著該階段豬市上漲周期的結束。四季度迎來豬肉需求旺季,成為利好豬源的常態因素;但此階段供應能力亦有所增強,因此二育補欄和壓欄增重或成為豬價再度上漲的關鍵。另外,四季度豬病頻發,也為生豬市場行情走勢增添了不確定性。
2024年生豬市場價格上漲周期結束
截至2024年9月17日,全國生豬交易均價為16.72元/公斤,同比漲幅達11.66%,生豬市場經歷長時間磨底后迎來上漲。但是,8月中旬全國豬價漲至高點后,隨之而來是豬價承壓下行;截至9月17日,全國生豬交易均價為18.89元/公斤,較年內高點下滑2.26元/公斤,跌幅達10.68%。總體來看,2024年生豬價格上漲周期約3個月,體現為5月至8月上漲,隨后豬價開始下跌,這也意味著本輪豬價上漲周期的結束。未來豬價或有階段性小幅反彈,但預計大趨勢或呈走弱態勢。
季節性需求旺季,需求增加為利好豬價的常態因素
豬肉消費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四季度是傳統豬肉需求最旺季,國慶小長假、南方腌臘和北方灌腸皆會提振需求預期。雖然10月份需求端經歷國慶中秋后,提升不及預期,但隨著氣溫下降,立冬節氣過后南方腌臘逐漸開啟,批發市場消化大豬能力增強,白條走貨量增加,對行情形成支撐。根據屠宰量季節性指數,10月之后屠宰量季節性指數皆高于“1”,到年底有翹尾,亦反饋四季度的屠宰量居于全年高位。
二育補欄和增重行為成為豬價上漲的關鍵
四季度是豬肉需求最旺季,但也往往是豬源供應最充足的時間段。一方面前置6個月前氣溫適宜、豬病平穩利好母豬繁育,新生仔豬成活率較高,兌現四季度供應能力增加;另一當面,2024年養殖盈利增加,逐步開啟復產、增產,皆對應四季度產能供應端增量。因此,在供應增加的背景下,豬價的再度上漲就需要新因素注入動力。10月份為消費向腌臘季過渡階段,市場仍有看漲大豬行情心態,帶動二次育肥補欄熱度小幅升溫,意圖消費旺季走貨獲取利潤。另外,四季度市場需求向大豬過渡,養殖端為符合市場需求體重,被動壓欄增重,帶動短期流向市場豬源減少。二次育肥和壓欄增重行為皆會影響市場短期供應節奏變化,在豬價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或帶動短期豬價小幅抬頭上漲。
冬季豬病發展為豬價走勢增添不確定性
四季度是需求最旺季也是豬病高發期,低氣溫豬場消殺難度較大,病毒易殘留,市場豬病頻發,中小體重豬源或有被動出欄情況,低廉豬源影響供應節奏。部分屠宰端或分割低價豬源,一定程度限制大豬需求,進一步增加供應端壓力。另外,豬病亦會照成市場恐慌心態,壓欄行為減少,市場供應進一步增加,利空豬價。因此,四季度豬病為行情發展走勢增加了更多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