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放的任何新的玉米出口計劃都將受到亞洲市場的歡迎。由于玉米供應短缺,而美國玉米價格高企,亞洲進口國不得不四處尋求價格便宜的其他貨源。
周一,亞洲地區貿易商表示,有傳言稱中國將分配另外160~180萬噸的玉米用于出口。
2003年中國玉米出口達到創紀錄的1640萬噸,成為世界上第二號玉米出口國,僅次于美國。但是隨著國糧食庫存逐年下降,政府為了遏制食品價格不至于大幅上漲,大幅降低了玉米出口數量。今年2月份中國政府分配140萬噸玉米作為上半年出口計劃,其中絕大部分已經簽約售出。
亞洲地區貿易商稱,中國可能瞄準日本市場,以便給數量有限的玉米賣上更好的價格。但諸如韓國和馬來西亞等買家可能會等上一等,看看中國的玉米出口如何定價。2003年,韓國和馬來西亞分別是中國玉米的頭號和第二號買主。
新加坡貿易商稱,我們感覺中國玉米報價會在每噸175美元左右,但是不知道中國玉米是否能夠賣出這樣的價格。因為現在阿根廷玉米非常便宜。貿易商稱,阿根廷玉米報價約為每噸163-165美元,東南亞CNF價,6月和7月船期。
上周五,由于傳言美國玉米播種面積龐大,單產好于預期,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期貨創下三個月的低點。阿根廷玉米價格也隨之走軟。
海關數據顯示,2004年1到4月,中國對韓國出口747,929噸玉米,對馬來西亞出口114,482噸玉米,對日本出口138,982噸玉米。
貿易商稱,韓國采購的產地可選的玉米中,大部分可能都選擇了阿根廷玉米。過去兩個月里,馬來西亞也購進了不少阿根廷玉米。
泰國的玉米出口報盤逐步減少,更加劇亞洲飼料原料買家的擔憂。這些買家一直在從任何有玉米出口供應的國家購貨,其中包括緬甸和印度。貿易商稱,泰國已經開始進口玉米,傳聞稱泰國可能已經購入兩船巴拿馬級貨輪裝運的阿根廷玉米。有貿易商確定泰國已經買入一船玉米,聽說可能還購進另外一船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