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玉米市場由供過于求向供求平衡轉化
近年來,我國玉米供求格局逐步由供過于求向供求平衡方向轉化,國內玉米存量逐年下滑。在國內玉米存量水平下降的同時,玉米存量的空間分布也發生顯著變化,東北玉米產區存量占國內總量的比重提高到80%以上,這種庫存分布過于集中的局面對國內玉米價格影響越來越大。國內玉米供求格局實質性變化促使近年我國玉米價格整體上漲,而糧食市場整體供求關系同方向轉變,食用口糧價格與飼料糧價格形成互動式上漲。
供給方面:國家統計局公布,2003年全國玉米產量為1.1583億噸,比2002年下降4.52%,生產格局為面積減、單產增、總產減。由于國內玉米供應充足、國際玉米價格較高,我國玉米進口仍然處于較低水平。海關統計,2004年1~4月份我國僅進口93.9噸玉米。2004年我國大豆、棉花等作物種植效益高于玉米,但受中央一號文件和糧食直補政策影響,農民糧食種植積極性大大提高,今年玉米播種面積有望與去年持平。受苗期降水充足、墑情良好影響,當前玉米長勢良好,不過北方地區夏季干旱的威脅正逐漸蔓延,估計今年玉米單產尚存在較大變數。筆者初步預計,今年我國玉米產量為1.16億噸,比上年持平略增。
需求方面:2003/2004年度(10月/9月,下同)我國國內玉米需求呈現為飼用消費減、工業消費增、總消費量減的格局。本年度玉米飼用消費數量下調到8660萬噸,比2002/2003年度下降365萬噸。粗略估算,2004年第一季度我國玉米飼用消費2100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245萬噸;第二季度玉米飼用消費1910萬噸,同比減少220萬噸。今年上半年我國畜禽存欄數量不足以及飼料產量連續低于去年同期,導致玉米飼用消費數量出現下降。我國養殖行業連續兩年遭遇飼料原料成本飆升,SARS、禽流感以及其他疫情沖擊,畜產品出口連續受阻,種種不利局面導致飼料養殖業連續虧損并嚴重傷及其增長潛力。
?。玻埃埃常玻埃埃茨甓葒鴥扔衩咨罴庸はM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成為拉動國內需求增長的熱點。在我國玉米工業消費中,淀粉和酒精玉米深加工消耗數量占絕對比重。本年度我國玉米工業消費量為1400萬噸,比上年度增長了150萬噸。其中,國內玉米淀粉消費增長速度有望高達15%;國內玉米酒精消費數量有望維持穩定。本年度我國玉米深加工消費量占國內玉米消費數量的比重已經由2001/2002年度的9%左右增長到本年度的12%。
出口方面:2003/2004年度國內玉米出口數量將大幅減少。2002/2003年度我國累計出口玉米1525萬噸,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比2001/2002年度增加664萬噸,增幅達77%。由于出口商出口積極性較高和國際市場價格高漲,2003年第四季度我國出口玉米567.1萬噸,創下了單季度最高出口量。但進入2004年后出口強勁態勢驟然結束,1~4月份我國共出口111萬噸玉米,比上年同期減少75%。出口數量大幅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相關管理部門減少了國內玉米的出口配額,2004年上半年全國玉米出口配額僅為140萬噸,而下半年出口配額尚未公布。預計2003/2004年度我國出口玉米800萬噸,比上年度下降47.5%。
2003/2004年度國內玉米消費量和出口數量呈現雙減格局,國內玉米供求缺口將比上年度相應縮小,但仍存在較大缺口需要挖減國內庫存。本年度我國玉米年度新增供應量(含進口量)為1.1603億噸,比上年度下降548萬噸;玉米總消費量(含出口量)合計1.2568億噸,比上年度下降1022萬噸。預計本年度我國玉米市場供需缺口為965萬噸,庫存水平將繼續保持下降態勢。玉米庫存連續下滑有利于本年度國內玉米價格保持上漲態勢,但受供求缺口縮小的影響,本年度玉米價格的上漲空間將受到限制。
?。玻埃埃矗玻埃埃的甓任覈衩啄甓刃略龉浚êM口量)預計為1.1644億噸,比本年度增加41萬噸;飼用玉米消費量預計在9150萬噸,比本年度增長490萬噸,工業消費(如玉米淀粉、酒精、麥芽糖、檸檬酸工業)玉米數量預計為1450萬噸,比本年度增長50萬噸。玉米出口數量為400萬噸,比本年度下降400萬噸。玉米總消費量(含出口量)合計達到1.271億噸,比上年度增長142萬噸。預計下年度玉米市場供需缺口為1066萬噸。
從1999年以來,國內玉米連年出現供求缺口,導致玉米庫存水平加速下滑。當前我國玉米庫存水平尚未危及糧食安全,本年度末玉米庫存消費比估計為30%~34%,但庫存水平偏低、地域分布嚴重不均,玉米供應偏緊的局面尚未改變。盡管今年我國玉米產量有望增長,但產量增量小、進口數量少,難以滿足需求的更快增長,下年度玉米庫存將再度下滑,玉米供求格局有望趨向平衡拐點,下年度末玉米庫存消費比將降低到23%~25%。玉米供求關系扭轉促使玉米價格合理回升,估計下年度吉林地區玉米價格將比本年度上漲2.6%左右。
●長期看我國玉米價格正處于逐漸回升階段
長期來看,我國玉米價格正處于隨著供求關系改變而逐漸回升的階段,1995年我國玉米價格處于歷史最高水平,1996年以后逐年回落,2000年停止下跌勢頭并一直保持平穩到2003年。2003年我國夏糧、秋糧全面減產,秋糧上市以后國內谷物價格大幅飆升。受東北地區玉米出口強勁和交通運輸瓶頸的雙重影響,國內玉米價格上漲勢頭相當強勁。2003年我國經濟總體運行開始逐漸過熱,通貨膨脹壓力日漸增長,糧食價格上漲更是如虎添翼。2003年底,吉林、黑龍江地區玉米價格比2002年上漲140~160元/噸,漲幅高達17%。
今年第一季度,我國國內谷物特別是小麥、稻谷價格再次大幅上漲,玉米價格也延續上漲勢頭,不過漲幅不大,且呈現“北漲南跌”格局。第一季度國內養殖需求開始進入季節性低谷,受“禽流感”和其他疫情的嚴重沖擊,國內玉米需求異常低迷;該季度玉米出口開始大幅萎縮,出口強勁局面驟然結束。內需和出口雙減格局在第一季度初步形成,但看漲心態和供應緊張抵消了需求下降的負面影響。受通貨膨脹苗頭顯現和小麥、稻谷價格大漲的影響,業內對禽流感后時期的玉米價格強烈看漲,受盲目預期影響,東北糧食部門和貿易商強烈惜售,同期東北地區優先外運稻谷,玉米運力再次趨緊,國內玉米供應出現緊張局面;貿易商在銷區囤積大量玉米,用糧企業大量采購玉米并增加玉米庫存。3月底大連港口玉米平艙價格重新上漲到1300元/噸,與去年底持平,廣東深圳玉米交貨價格維持在1430元/噸。
第二季度,隨著宏觀經濟調控和貨幣調控措施的出臺和施行,國內谷物價格走勢也出現明顯變化,第一季度谷物價格快速上漲局面為全面回落所替代。第二季度國家扶持農業增加糧食生產以及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相關政策的出臺,也為糧食價格軟著陸提供了保障。在通貨膨脹壓力和玉米看漲心態消散以后,國內玉米價格開始進入平穩階段。禽流感疫情結束后國內需求恢復緩慢,養殖行業補欄數量下降,畜禽存量不足。第二季度國內玉米需求延續內需和出口雙減格局,但玉米供應開始轉向充足,價格保持總體平穩態勢。當前重要中轉地和銷區玉米庫存積壓,用糧企業庫存居高不下并避免大量采購玉米,庫存消化只能等待第三季度。6月上旬,大連港口玉米平艙價格維持在1300元/噸,與3月底持平;廣東深圳港口玉米交貨價格維持在1440~1450元/噸,僅比3月底略有上漲。
●國內市場仍將維持“緊平衡高價位”格局
筆者謹慎認為,第三季度國內玉米價格將呈現平穩略漲態勢,國內市場仍將維持“緊平衡高價位”的格局。7月份后期玉米價格可能上漲,不過上漲幅度較小,9月份關內新糧上市后玉米價格可能回落。當前市場對于第四季度的價格預期存在明顯分歧:一種認為玉米價格上漲無望,另一種認為價格還能上漲。
筆者認為,目前支持價格上漲的力量較強,主要影響因素有:
第一,宏觀調控和貨幣調控效果將是首要關鍵因素,今年糧食價格受總體經濟運行形勢影響較大,如果國內經濟能夠實現軟著陸,國內糧食市場能夠軟著陸,糧食價格將受外部經濟環境的刺激整體趨暖,而且新一輪價格上漲是良性的、合理的,上漲態勢將更為穩健。
第二,國內飼料養殖行業始終呈現漸進性恢復態勢,受5月份補欄數量增長、畜禽產品價格上漲以及飼料價格回落影響,7~8月份飼料玉米需求高峰有望出現。當前豆粕價格回落屬于短期性行情,后期仍將呈現上漲趨勢,7月份豆粕采購高峰可能出現,玉米采購高峰有望提前出現。
第三,5月份關內玉米已經退出銷區市場,東北玉米壟斷性供應局面已經形成,后期關內用糧企業采購東北玉米數量將逐漸增加。今年東北糧食部門商品玉米收購成本高而且沒有儲存補貼,當前銷售價格僅處于順價底線,糧食部門銷售積極性不高。由于東北糧改進度為三年處理完老糧,今年處理老糧數量尚未確定,對市場供應能力有變數。此外,今年市場上玉米質量總體較差,上半年低質、劣質玉米充斥市場,庫存高質量玉米價格仍然居高不下。
第四,小麥、豆粕價格有望在8月份出現上漲行情,未來相關品種對玉米價格上漲的助推力將逐漸增強。當前小麥價格均屬于弱市,而且新小麥價格與玉米形成倒掛,對玉米價格的壓制作用仍然明顯,不過這種作用有望轉為價格助推力量,關內玉米價格有望擺脫低迷態勢。
第五,國際玉米價格從長期看呈現牛市特點。由于中國退出玉米出口市場后美國玉米取得壟斷地位,國際市場玉米價格必將呈現上漲態勢。5月份以后國際玉米價格的回落主要是對國際大洋運費回落和進口需求萎縮的調整,經過調整后,美國玉米價格還會逐步上漲。
當前打壓玉米價格的因素力度也不弱,還有一些因素存在變數:
第一,當前國內玉米市場供需心態趨向正常,炒作和恐慌心理均逐漸消散,市場重新認識供求平衡局面,貿易商和用糧企業對價格看漲態度減弱,有利于玉米價格穩定。
第二,今年我國夏糧豐收已成定局,如果沒有大的災害,秋糧產量也將恢復性增長,糧食產量由去年雙減恢復為雙增格局,有利于緩解糧食庫存缺口和保持糧食價格穩定。
第三,當前國內玉米供應數量充足,重要中轉地區玉米存量較多。玉米出口較少無法消化北方港口庫存壓力,產區、銷區貿易商玉米囤積數量較多,容易導致玉米集中拋售。
第四,當前我國用糧企業玉米庫存仍然處于較高水平,采購心態緩解導致采購方式由大量囤積轉為隨用隨銷,這樣,7月份玉米采購高峰可能演變為緩和的需求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