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產國玉米產量下降 影響全球玉米供應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3-02-17
對沖點全球市場公司(hEDGEpoint)發布的2023年農業及能源商品市場展望報告顯示,美國和烏克蘭玉米產量下降,以及歐盟玉米歉收,是影響全球玉米市場的主要因素。
對沖點全球市場公司宏觀經濟分析師阿萊夫·迪亞斯指出,在烏克蘭,2022/23年度玉米生長季開端良好。市場已經預料到沖突會造成玉米減產,但是截至9月份時的天氣條件良好,引起市場認為俄烏沖突的影響將不會那么強烈,然而到了10月和11月,天氣變得異常多雨,使農民無法及時下田,推遲了所有夏季作物的收獲,包括玉米。俄烏沖突帶來的其他限制因素,如勞動力不足、高燃料成本、運輸問題以及倉庫儲藏等,進一步推遲了玉米收獲。因此烏克蘭玉米收獲面積和產量可能分別減少150萬公頃(27%)和1510萬噸(36%)。Alef Dias說,去年7月份以來烏克蘭通過黑海走廊出口上年收獲的玉米,掩蓋了玉米減產對全球貿易的影響。不過在2023年,烏克蘭玉米供應下降仍將構成利多支持,因為烏克蘭在今年的出口能力將會減少。如果到4月份俄烏沖突還沒有解決,產量恢復的可能性就非常小,因為屆時烏克蘭將開始種植玉米,農民可能減少農業投入(如化肥)的使用,以降低風險和成本,而且一些地區可能因為上季玉米收割過晚而來不及做好新作備耕工作。
因烏克蘭問題,巴西玉米更受歐盟的青睞
就歐盟而言,在2022/23年度玉米生長期間,歐洲一些主產國遭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干旱和熱浪,導致產量降至2007/08年度以來的最低水平。由于國內供應減少,歐盟的玉米進口激增,由于烏克蘭的問題,巴西玉米受到歐盟買家的青睞。Alef Dias說,這種情況將一直持續到歐洲開始收獲2023/24年度的作物,如果天氣能像預測的那樣保持穩定,那么今年的玉米產量可能會恢復。
美國玉米出口呈現下降趨勢
在美國,雖然一年前俄烏爆發沖突引發玉米價格飆升,但是對大多數美國農民來說來得有點晚,已經無法改種玉米;因為在俄烏沖突爆發前,大豆種植更有吸引力。除了玉米播種面積相對較低外,天氣不利導致單產受損,棄收面積增加。
在美國玉米生產疲軟的情況下,國內乙醇產量增加,飼料需求也沒有降低多少,這導致美國玉米出口下降,從目前的出口裝運以及銷售步伐來看,都支持這一觀點。
對沖點公司谷物和動物蛋白分析師佩德羅·施奇說,結合目前所說的情況,北半球供應國的產量很低,供應很緊張。
由于化肥價格高企,阿根廷農民不愿種植玉米,而是轉種大豆,此外,阿根廷的早播玉米一直遭受高溫干旱天氣的破壞。施奇表示,最起碼咱們不能指望阿根廷玉米豐收,如果晚播玉米也沒有起色,今年收成可能會很慘。目前對沖點預計玉米產量為4800萬噸,而美國農業部預測為4700萬噸,上年產量為4950萬噸。在這種情況下,巴西玉米將扮演重要角色。巴西二季玉米面積應該大幅增長,但是由于今年巴西大豆收獲開端遲緩,1月中旬時仍處于初期階段,2月至3月的種植速度,以及3月到6月的天氣將是很大的變數。
在美國和烏克蘭供應不足的情況下,中國優先考慮從巴西進口
盡管中國玉米的國內供應缺口不斷擴大(產量減去消費量),中國在2022/23年度的玉米進口量將比上年減少500萬噸,估計為1800萬噸。由于主要供應國(美國和烏克蘭)出現問題,中國已經將巴西納入新的供應國名單。巴西玉米可能會取代約400-600萬噸來自傳統供應國的供應。
該公司分析師表示,2023年下半年,北半球(即美國、歐盟和烏克蘭)將會增加玉米種植面積,因為目前供應趨緊。當然烏克蘭的情況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沖突形勢,但是無論如惡化,烏克蘭產量預計不會恢復到沖突前水平。
來源:博易大師
來源:博易大師
上一篇 | 從“玉米”視角解讀一號文件 重點關注五個方面
下一篇 | 從“玉米”視角解讀一號文件 重點關注五個方面
一周熱點
- 2023-10-13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先生為大北農集團創作首部農業主題歌曲《強農報國》
- 2023-10-13豆粕單月下跌超500元/噸!新希望、海大、通威、川新佳牧、源信、澄蓮等飼料最高降150元/噸
- 2023-10-13豬市走勢:雙節旺季不漲反跌,豬企都在死扛 產能去化再度被推到明面上......
- 2023-10-12官方點贊!新希望六和禽肉供應有力,收到成都大運會感謝信
- 2023-10-12天津工業生物所在低值一碳原料生物合成單細胞蛋白方面取得新進展
- 2023-10-12豆粕較9月初下跌超700元/噸 短期價格或繼續下行
- 2023-10-12年內豬價再難上漲?業內認為低迷行情或持續至2024年一季度
- 2023-10-11玉米終于漲了,但市場卻變得更復雜了!接下來,需要關注幾件事
- 2023-10-1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 第712號
- 2023-10-10德康農牧新項目:1000萬羽肉雞養殖和年屠宰960萬羽肉雞屠宰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