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回漲了,但這并不算什么!更擔憂的事還在后面
正如我們之前所料,五一節前玉米一直跌跌不休,而隨著假期接近尾聲,玉米再次迎來了回漲。
從5月3日開始,玉米再現區域分化的走勢。具體表現為,山東玉米止跌回漲,東北玉米則逐漸企穩。
比起年前的跌跌不休,這是一個好消息了。
但為什么說這并不算什么,并不值得欣喜呢?
因為玉米的這輪上漲邏輯很明確,是由于天氣變化導致的。
五一節前玉米行情一直走弱,包括五一期間也未見明顯利好,這意味著五一的消費激增,反映到玉米市場是十分有限的。
深加工依然處于全面虧損狀態,而豬價雖然重回“7元”線上,但最終漲勢不足,未能“沖8”,再加上小麥不斷下跌,飼料企業觀望情緒變濃,對玉米的需求未見利好。
所以,玉米未見提振。
但是隨著近日多地再次迎來降雨天氣,尤其是山東、河南等部分地區迎來大到暴雨,這再次使得山東玉米的到貨車數量驟降,根據山東玉米的漲跌規律,量少價漲,于是山東玉米應聲上漲。
而降雨顯然是短期現象,到本周末,天氣開始逐漸放晴,這意味著,天氣利好消失,玉米很大概率可能重回下跌通道。
而另一方面,玉米更大的擔憂還在后面。
擔憂什么呢?
第一,臨近麥收,部分持糧主體有騰庫收麥的需求。
這也是往年麥收前的一個重要規律,雖然說今年小麥走勢已經凌亂了,市場對于麥價看跌情緒不斷上漲。
雖然麥價不確定性大增,但也不至于貿易消失,所以麥收前的騰倉仍會存在,而需求端短期難見回暖,所以玉米將再次面臨供應增量的風險。
第二,近日鼓勵大豆種植政策頻發,玉米難有政策利好。
當前東北地區正值春播旺季,大豆與玉米的種植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根據新華社媒體報道,近期吉林省多地出臺穩定大豆生產者補貼、提升大豆種植風險保障等多項鼓勵大豆種植的政策。不少豆農信心提振,相繼擴大種植規模。
目前,吉林省大豆意向種植面積在500萬畝左右,相比去年增加了30多萬畝。
可以說當前大豆擴種正到了關鍵期,除了吉林以外,其他幾個重要的主產區的利好大豆的政策也會相繼出臺。目前政策的“火力”都集中在大豆身上,所以玉米短期也難見利好。
而沒有政策指引,玉米只能向供需面回歸,在供強需弱的格局下,玉米接下來的風險正在增加。
第三,定向稻谷拍賣。
之前根據市場猜測,定向稻谷拍賣可能會在5月重啟,而這也意味著,將再次擠占玉米需求。
為什么說這3件事更令人擔憂呢?
因為從時間上來看,這3件事的時間段重合度比較高,本來玉米市場就缺乏利好,如果3大壓力同時來襲,勢必會給玉米市場再次形成沖擊。
所以,當前玉米的回漲大概率只是暫時現象,玉米市場仍然危機四伏,只有等到利空出盡,玉米才有望撥云見日。
一周熱點
- 2023-05-04生豬產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 2023-05-04玉米:供應壓力重重 需求仍待恢復
- 2023-05-04生豬價格反彈為何不持續,行業低谷何時走出?
- 2023-04-27豬價止跌反彈隱憂仍存 下半年市場效益如何
- 2023-04-27大北農集團華有(江門)科技園盛大奠基
- 2023-04-26校企合作就業育人,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鐘登華為新希望授牌
- 2023-04-262023年第一期獸藥質量監督抽檢情況
- 2023-04-25關于表彰2022年度河北省飼料行業先進的決定
- 2023-04-25我國已經基本端穩“肉盤子”
- 2023-04-25豬糧比徘徊于過度下跌一級預警線附近 生豬市場短期或偏強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