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玉米價格下跌勢如破竹,跌勢之久以及逼近成本價均不會成為價格轉折的支撐。新作供應寬松格局已定,按照當期的售糧低價和弱需求來看,期價仍有跌勢。跌價主要關注基層售糧情況,轉勢主要看豬市行情何時好轉拉動飼用企業建庫情況。
首先,國內新作增產預估數據再次調高。農業農村部玉米供需報告顯示,在預計收獲面積環比持平的情況下,預估2023/2024年度玉米新作單產為6570公斤/公頃,月環比增加75公斤/公頃,同比增加134公斤/公頃。因此,預估玉米產量為2.8823億噸,月環比增加329萬噸,同比增產1103萬噸,消費和出口數據月環比沒有變化。當前國內玉米收獲基本進入尾聲,相較于9月,農村農業部10月對玉米新作的產量預估更接近真實情況。其次,中美簽訂農產品貿易合同,增加國內進口低價美國玉米數量。據有關消息,10月23日中美企業在美國舉行的中美可持續農產品貿易論壇上簽訂十余份農產品貿易合同,簽署協議的企業涉及中糧國際和嘉吉等多家公司。在此之前,今年中國在進口玉米總量有所下滑的同時,減少了對美國玉米的采購。據美國農業部預估,美國玉米新作同比增產3392萬噸,12月船期的到岸完稅價為2288~2336元/噸,進口利潤偏高,貿易合同的簽訂或將再增進口低價美國玉米。目前,國內基層售糧價格偏低,由于東北產區氣溫偏高,導致玉米存儲成本增加,基層農戶積極低價售糧。玉米主產區多集中在東三省和內蒙古,據調研,受不良天氣影響,吉林和內蒙古玉米總產量幾乎與往年持平,今年東北產區玉米豐產主要來自黑龍江。調研地區玉米種植成本約在0.7~0.9元/斤。天氣預報顯示,未來一周東北和內蒙古平均氣溫均在1℃以上,而玉米保鮮的溫度須在0℃±0.5℃(儲藏一個月左右),冷凍玉米溫度需在-18℃(可儲藏6至7個月)。在氣溫偏高的情況下,若儲糧將增加儲糧成本,促使農戶愿意年前賣糧。由于豐產增收,且下游需求不佳,貿易商秉持隨用隨采的采購策略,增加基層農戶恐慌心理,進而積極售糧。按照調研實況,局部地區玉米潮糧售價為0.85~0.87元/斤,有的已跌破種植成本,若按30%水分玉米,折干到14%水分玉米價格為2088~2138元/噸;當地貿易商表示意向在0.95元/斤以下建庫,若按30%水分玉米,折干到14%水分玉米價格為2334元/噸;加工企業收購價為0.98元/斤,若按30%水分玉米,折干到14%水分玉米價為2408元/噸。按照現在東北產區玉米現貨市場的售糧情況看,相對于現貨價格,玉米主力合約期價仍有下跌空間。玉米需求推動關鍵在飼企建庫,飼企積極建庫或成玉米跌勢支撐。下游需求不旺,主因是看空豬市抑制飼料消費,盡管加工業積極建庫,但拉漲需求有限,生豬行情頹勢導致飼用企業不愿建庫,玉米庫存維持近三年歷史低位。按照飼料生產規律,每年在9月達到高產之后,生產的飼料產量將會下滑。當前生豬養殖利潤表現虧損,豬市供應偏高以及腌臘備貨需求預期下滑,供應過剩預期導致生豬養殖企業愿意現在低價出欄,屠宰開工率和凍品庫容率上升,豬存欄量減少將降低飼料消費,抑制飼用企業采購玉米需求。農村農業部預期消費旺季會拉漲豬價,當前小麥、玉米均價的價差在300元/噸以上不斷走擴,玉米價格更具飼用優勢,豬市行情轉好將帶動飼用企業多采購玉米。(特約分析師黃勝捷 李偉,原文刊登于2023年10月28日糧油市場報B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