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在供應壓力不斷增加、市場需求不振的情況下,玉米期、現貨價格整體均呈現震蕩下行趨勢。當月全國玉米現貨均價為2086.9元/噸,月環比下跌0.95%,同比下跌19.31%;期貨主力合約價格為2198元/噸,月環比下跌1.69%,同比下跌12.67%。
玉米價格企穩 惜售情緒增強
今年東北部分地區雨水較多,對糧食質量和產量產生了一定影響。但整體來看,根據相關部門消息,今年我國糧食產量將首次突破1.4萬億斤。現階段,東北地區氣溫下降,玉米潮糧儲存條件得以改善,但隨著雨雪天氣來臨,“地趴糧”易受潮,后期籽粒霉變的風險較高。
這樣一來,質量較差的糧源出貨積極性提高,而糧質較好的糧源,農戶出于對種植成本、收割成本和時間成本的考慮,惜售情緒或將增強。基層上量將延遲,部分企業為促進到貨量而小幅調高收購價格,玉米價格止跌回穩。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我國進口玉米25萬噸,同比減少87.7%,達到近五年單月最低數值;1月至10月進口玉米總量為1303萬噸,同比減少29.9%。隨著玉米進口量縮減,玉米供需形勢或將有所調整。
需求有所回暖 預期整體向好
隨著各地氣溫下降,下游食品、制糖、冷飲及啤酒等行業進入需求淡季。在原料玉米成本支撐力度不足及供需矛盾加劇的影響下,部分企業持續小幅下調玉米淀粉市場價格。玉米淀粉市場成交重心緩慢下移,產品價格達到近兩年低點;酒精價格延續弱勢震蕩,生物燃料需求增長不及預期,削弱了對玉米的部分加工需求。
近期,受豆粕價格反彈的帶動,玉米副產品市場價格出現上漲,行業加工利潤小幅回升,深加工企業對原料玉米的需求或有所回升。目前,東北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為1880~2040元/噸,華北深加工企業收購價2010~2300元/噸。
10月份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有所下降,但玉米用量占比仍呈增長態勢。豬肉消費將進入傳統旺季,加之冬季腌臘和節日消費拉動,生豬養殖利潤向好,市場看淡玉米后市的情緒逐漸減弱。但當前飼料企業維持滾動補庫,對毒素等指標要求嚴格,優質糧源上量不多,企業購銷相對謹慎。
短期來看,隨著東北地區局部雨雪天氣來臨,市場流通或受影響。而近期多地公布玉米增儲收購信息,玉米上量壓力有所緩解,天氣、政策性利好因素或將支撐玉米市場價格。長期來看,隨著進口減少,深加工及飼料企業需求預期向好,玉米市場仍存在偏強運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