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菜籽庫存見底,購銷清淡,價格維穩。受巴西大豆產區降雨預期影響,外盤大豆期貨大幅回調,拖累內盤油脂油料價格下跌,菜油和菜粕報價均有所下滑。
經過數月消耗,國產菜籽庫存基本見底。本來數量就不多的西北秋收油菜籽在前期大規模收購后,市場流通量也逐漸減少。菜籽市場被大規模到港的進口轉基因菜籽主導,但由于國產非轉基因菜籽主要用于生產小機榨菜油,進口菜籽對國產菜籽市場的沖擊作用不大。由于目前小機榨油廠開工率較低,經銷商庫存也低,國產菜籽購銷兩淡,價格穩定依舊。據監測,截至11月20日,江蘇鹽城毛菜籽(含油40%,水分9%)收購價3.15元/斤,對外裝車價3.30元/斤,周環比均穩定;湖北荊州毛菜籽(含油40%,水分8%)收購價3.10元/斤,凈菜籽對外裝車價3.30元/斤,穩定;湖南常德、岳陽凈菜籽(含油40%,水分9%)對外裝車價3.30元/斤,穩定;安徽合肥毛菜籽(含油40%,水分9%)收購價3.10元/斤,凈菜籽對外裝車價3.30元/斤,穩定;四川成都凈菜籽(含油39%~40%,水分9%)對外裝車價3.50元/斤,穩定;青海西寧小紅菜籽(含油40%~41%,水分9%)收購價3.30元/斤,穩定;內蒙古呼倫貝爾凈菜籽(含油40%,水分9%)對外裝車價3.10元/斤,穩定。近期巴西大豆主產區降雨增多,旱情有望緩解,美豆期貨應聲而落,并拖累國內外油脂油料價格下行。目前國內水產養殖基本停工,菜粕需求急劇下降,而且生豬和家禽養殖利潤較低,養殖場補欄意愿不強,飼料產量減少,對包括菜粕在內的粕類需求下降,導致菜粕價格跌幅較大。截至11月20日,福建粉狀菜粕2970元/噸,周環比下跌180元/噸;廣東2930元/噸,下跌170元/噸;廣西2920元/噸,下跌160元/噸。廣東地區進口顆粒粕2950元/噸,下跌180元/噸;江蘇南通進口顆粒菜粕報價2950元/噸,下跌210元/噸。隨著氣溫降低,國內逐漸進入油脂需求旺季。同時,高熔點的棕櫚油逐漸退出摻兌市場,給菜油留出更大的消費空間。因此,相對于菜粕,菜油跌幅較小。截至11月20日,福建三級菜油報價為8530元/噸,周環比下跌140元/噸;廣東8560元/噸,下跌150元/噸;廣西8500元/噸,下跌160元/噸;四川8910元/噸,下跌130元/噸。華東地區一級菜油價格為8960元/噸,下跌140元/噸;廣東8780元/噸,四川9230元/噸,均下跌130元/噸。華東地區進口毛菜油報價為8570元/噸,下跌130元/噸。(原文刊登于2023年11月23日糧油市場報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