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內油脂期價先跌后漲,市場波動幅度較大。臨近五一假期,市場有一定的剛需備貨,但整體消費信心不足。假期過后我國油脂格局將發生變化,供給逐步轉向寬松。大豆集中性到港、棕櫚油進口利潤改善買船增多,以及菜籽單月進口量大,油脂是否將迎來一波走跌行情?以下是筆者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豆油現貨市場參考價,截至4月26日午間,國內沿海主要廠商一級豆油現貨平均報價7810元/噸左右,其中大連地區約7630元/噸。天津地區約7790元/噸、日照地區約7800元/噸、張家港地區約7890元/噸、東莞地區約7890元/噸、防城港地區約7880元/噸左右。
美豆將進入天氣市
上周美豆期價以小幅上漲為主,但來自南美供給壓力依然不減。巴西大豆收割工作已經臨近尾聲,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表示,截至4月21日,巴西2023/24年度大豆收獲進度為86.8%,比一周前高出3.6%,但是低于去年同期的89.0%,這也是連續第六周低于去年同期進度。阿根廷的大豆收割工作繼續進行。當前美新作種植進入天氣市,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周報顯示,截至4月21日,美國大豆播種進度為8%,略高于市場預期,和去年同期持平,遠高于五年均值4%。氣象機構預測未來一周中西部降雨增加,可能導致大豆播種步伐放慢。美國政府氣象機構的氣象預報顯示,從周日到周三(4月28日到5月1日),美國中西部地區普遍降雨。整體來講,今年南美大豆豐產預期較高,中國作為大豆買家之一,目前大豆已轉向南美。
產地棕櫚油產量趨增
上周馬盤棕櫚油期價先跌后漲,但市場利多逐步消化,供給格局由緊將逐步寬松。市場預計二季度產地棕櫚油可能增長。馬來西亞計劃咨詢委員會已經討論了提高農場管理效率以提高棕櫚油產量的方法。與此同時,隨著近期節日季購買的結束,棕櫚油需求存在不確定性。船運調查機構AmSpecAgri表示,4月1日至2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環比下降0.5%,而ITS的數據顯示出口量環比增長1.5%。
油脂不溫不火
上周國內油脂期價走出大區間行情,先跌后大漲再落的走勢。上周國內豆油方面,基差整體下行,各地廠商挺價心理不強,主要是后期豆油或面臨累庫。截至當前東北地區一豆基差在09+40~120之間,基差較前期下跌40~60元/噸,成交可議價,若豆油后期累庫,期價仍將走弱、華北地區貿易商一豆基差在09+180,下跌10元/噸、山東地區工廠一豆09+220~300。華南地區主流在09+300~300之間。棕櫚油方面,本周棕櫚油基差漲跌互現,已開始用09結算,庫存方面仍是以下降為主。不過上周有新增棕櫚油買船,使得上周四棕櫚油領跌其他油脂,華北地區貿易商24度棕油09+950~960、華東地區基差在09+560、華南24度基差多在09+480。菜油方面,上周菜籽油期價受外圍歐洲菜籽遭遇突降大雪影響,市場擔憂減產,盤面快速拉漲。而我國無論是菜籽以及菜油供給格局十分寬松,期價拉漲,導致現貨成交滯緩,油廠表示壓力增加。當前川渝地區三級菜油基差為09+190~220,基差穩定、華東地區09+60、華南地區05-150~170元/噸之間不等,基差雖未有的變化,但實際多呈有價無市的狀態。
油脂后市展望
綜上所述,五一節后按照當前市場基本面來看,利空占多。但當前期現貨市場關聯不緊密,一旦市場多看空,資方易拉漲,對現貨商來講,承擔風險較高。隨著氣溫的回升,疊加今年市場消費低迷,建議僅維持剛需即可。關注我國棕櫚油買船節奏,大豆到港以及實際到船情況,預計節后工廠開機率或繼續穩步提升。菜籽到港量增多,國內三大油脂將繼續累庫,供給格局轉向寬松,國內油脂大漲的動力稍顯不足。欲了解更多油脂行情數據以及未來走勢,敬請持續關注中國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站(http://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臺(grai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