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近期,魯花油廠在市場各方的期待中終于陸續入市收購。阜新魯花、扶余魯花、襄陽魯花油廠率先開秤,但開秤價格和標準均與春節前持平;其他油廠整體到貨量略有減少,成交價格較為穩定。今年魯花油廠入市采購時間比去年同期推遲了半個多月,按照春節前的價格7400元/噸來看,入市收購價格同比下調1600元/噸左右。近期魯花油廠入市收購,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場信心,局部價格稍顯偏強,但開秤價格和標準均與春節前持平,所以,從市場表現來看,未能超出預期。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短期國內花生市場出現大幅波動的可能性不大,市場依然處于跌有支撐、漲乏動力的格局,但各品種兩極分化走勢或重現。
當前花生市場主要利好因素:一是主力油廠陸續入市后,有望提高油廠到貨數量,將給油料米市場帶來一定利好;二是進口米到港延遲,預計4月至5月進口花生米到港量較少,對國內花生米的沖擊力度明顯減弱;三是近期花生期貨主力合約收漲1.03%,報收8202元/噸;四是部分產區持貨商依然存在挺價心理,而距離新花生上市仍有4~5個月時間,銷售時間較為充裕;五是相關信息顯示,由于近期經貿形勢的變化導致市場對玉米等谷物的播種存在改善預期,本年度玉米改種花生的比例或難達預期。
花生市場主要抑制因素:一是市場需求表現疲軟,內貿市場及食品廠需求仍較低迷,各方普遍以按需采購為主,缺乏交易氛圍的配合,市場價格上漲不易,由于需求不足,市場貨源消耗難度較高;二是此輪冷空氣過后,各地氣溫將逐漸升高,基層庫存花生將會增加酸價升高的風險,部分水分偏高或品質較差的花生有階段性銷售需求,季節性銷售對花生價格將產生一定壓力,但市場消化渠道過于單一;三是從各產區庫存余貨量來看,供需環境依然偏向寬松;四是雖然近期主力油廠入市收購,但從春節前的收購總量以及入市時間偏晚來看,油廠庫存并不緊張,仍應謹慎看待,后期收購數量預計難有顯著提升,收購策略、標準和價格或作出進一步調整。
短期國內花生市場各品種走勢可能出現兩極分化,整體或將延續區間震蕩調整行情。油廠作為當前市場貨源的消費主力,后期重點關注其收購策略或價格調整。同時,麥茬花生種植意愿、進口花生數量及產區天氣狀況等,也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建議理性入市,按需謹慎操作。
(全文刊登于2025年4月15日糧油市場報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