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次發生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地區的禽流感原因的判斷要根據具體樣本檢測結果,目前還不好說。但禽流感傳染給人的幾率很小。”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劉金華,今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另一名研究傳染病問題的老師透露,目前還沒有研究能證明禽流感是在什么情況下傳染給人類的。而如今禽流感的爆發已經沒有規律可循,不像有些疾病是周期性的出現。“但由于禽流感病毒怕熱不怕冷,所以在秋冬季節,禽流感出現的可能性比較大。”
劉金華介紹說,禽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野生水禽、家禽和候鳥身上,它們之間傳染的幾率很高,但傳染給人類的可能性并不大。
有資料顯示,截至今年9月29日,全球人感染禽流感共116例,殺死禽類14億只,接觸的人員高達幾萬人,人感染的幾率并不高。
從目前情況看,劉金華覺得禽流感還是在雞鴨等禽類之間傳播。雖然有人類感染了禽流感而死亡的報告,但劉金華認為很難據此說是由禽流感這個病毒直接致死的,很可能是由于混合的原因造成的,目前,國際上對這個問題也并沒有一致看法。
研究傳染病問題的一位人士認為,流感病毒特別容易出現變異。“以前禽流感病毒傳染給人類是通過豬,但1997年香港出現禽流感后情況有了新的變化,科研人員發現禽流感可以直接從禽傳染給人。”
劉金華說,人們對禽流感的擔心,主要在于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在豬體內或者人體內產生重組,從而產生新的流感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如果有一天真的產生新的能在人類之間傳播的流感病毒,那就不好控制了。”
今年5月,我國青海湖國家自然保護區出現了候鳥異常現象,劉金華同其他幾位科研工作者得知消息后專程到現場進行了研究,發現死亡的候鳥正是因為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劉金華等人將研究結果寫成論文《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對遷徙鳥類的感染》,于7月6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雜志上。
劉金華指出,候鳥發生禽流感而大批死亡是第一次,那次在青海湖的研究發現了新的禽流感病毒H5N1亞型,該病毒較之以往的禽流感病毒,其致病性大大增強。但該病毒是否能夠直接傳染給人類,劉金華表示目前還很難說清楚。
除了中國發現禽流感疫情外,羅馬尼亞、俄羅斯、泰國等國家也陸續發現了受禽流感感染的禽類。10月21日,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部長萊維特在美國國務院的簡報會上表示,野生鳥類是禽流感的傳播者,禽流感病毒很有可能沿飛鳥的遷徙路線傳播。而如今正是候鳥遷徙的季節。北京市林業局也已經設立了16個市級檢測點和41個區縣檢測點,全面檢測候鳥的遷徙狀況。
對此,劉金華認為,候鳥的確是禽流感病毒的一個傳播者,但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禽流感病毒就是由遷徙的候鳥帶來的。劉金華在國外進行禽流感研究的時候,每年都會兩次到西伯利亞采集候鳥的樣本,“發現了禽流感的很多種病毒,但沒有發現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而且不同的候鳥有不同的固定遷徙路線,對候鳥也只是懷疑。
據了解,我國早已研制出了針對家禽的禽流感疫苗,養殖場也一直在給家禽接種,因此,劉金華認為禽流感不會在養殖業中大量傳播,因為使用疫苗,家禽已經有了免疫能力,但針對人的相關疫苗目前還處在研制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