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新社18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春耕會議上表示,俄羅斯將在2022-2023農業年出口約5500萬至6000萬噸糧食,中國有興趣從俄羅斯購買大豆,并準備接受大量產品,有必要發展這一領域。
普京指出,在阿穆爾州邊上有非常巨大的大豆市場。
“我們在中國的朋友對我們的生產商非常友好,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愿意接收大量(產品)。這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方向。他們會非常愿意接收我們生產的任何數量。”普京說。
他強調,這不僅是因為俄羅斯和中國有著友好的、戰略性的關系,還因為中俄兩國的大豆合作是互惠互利的。
“對我們來說,運輸成本幾乎為零,這對我們的合作伙伴也有利。我們應當即快推進合作,更有效地合作。”
阿穆爾州被認為是遠東地區的糧倉,收益最大的作物是大豆,阿穆爾州的銷售市場是亞太市場,主要是中國和中亞市場。
該地每年的產量均有增加,2021年的產量約為120萬噸。阿穆爾州州長瓦西里?奧爾洛夫提交的一份報告中指出,2022年獲得創紀錄的大豆收成——156萬噸,今年計劃為171萬噸,比去年增長10%。
俄羅斯工業企業家聯盟地區分會負責人安德烈·博卡列夫也曾表示,近年來,農業已成為中俄合作的新增長點,大豆出口是一個很具前景的領域。
中國既是主要的大豆生產國,也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中俄兩國大豆合作具有強互補性。
2019年6月,中俄簽署《關于深化中俄大豆合作的發展規劃》,就擴大大豆貿易,深化種植、加工、物流、銷售、科研等全產業鏈合作達成重要共識。
2022年6月,黑龍江省農科院綏化分院和佳木斯分院培育的綏農42、合農95兩個大豆品種獲得俄羅斯國家品種登記委員會登記,列入俄國家品種準入目錄。為我國大豆品種在俄合法種植推廣奠定了基礎,進一步提升了兩國大豆合作水平。
在春耕會議上,普京還表示,俄羅斯將在2022-2023農業年(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出口約5500萬至6000萬噸糧食。
“與以往一樣,我國是世界農產品主要供應國之一。我們已證明俄羅斯是一個可靠且可預測的合作伙伴。我們還將一如既往地這樣去做。”普京接著說道,盡管存在貿易壁壘,俄羅斯去年仍將農產品出口額增加至416億美元(較去年增長100億美元),“這是一個可觀的增長”。
近年來,中俄農副產品貿易種類、數量不斷增加。
《俄羅斯報》網站援引統計數據報道稱,2022年,俄羅斯向中國出口價值約70億美元的農產品,同比增長約41.4%。2022年,兩國農產品貿易額大增43%。農業相關出口有望在數年內達到100億美元,大約相當于2022年數據的1.5倍。
來源:中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