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前期較為平穩的基本面及其預期,在11月后開始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市場的直接感受是價格波動放大,價格逐步上漲。核心在于,前期持續對價格形成利空影響的供應端,從量價兩方面分別對豆粕的價格形成上漲動力。卓創資訊預計四季度豆粕價格仍有上漲空間。
監測顯示,11月8日,全國主要油廠進口大豆商業庫存616萬噸,周環比上升4萬噸,月環比下降121萬噸,同比上升161萬噸,較過去三年均值高224萬噸。主要油廠豆粕庫存82萬噸,周環比下降17萬噸,月環比下降21萬噸,同比上升8萬噸,較過去三年均值高31萬噸。整體來看,預計11月中下旬國內豆粕價格穩中有漲。一是美國農業部下調新季美豆產量,利多美國大豆價格,近期將提振國內豆粕價格。二是11-12月船期大豆買船少于三季度,預計后續進口大豆到港量將下降,隨著油廠開機率回落,豆粕庫存將繼續下降。
豆粕的寬松供應,是今年豆粕價格震蕩下跌,易跌難漲的主要原因。卓創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2024年全國43%蛋白豆粕現貨均價為3268元/噸,同比下降24%。截至11月8日當周,上游企業的大豆庫存為547.9萬噸,豆粕庫存為75.6萬噸。本來市場預期未來大豆到港量影響中性將減弱供應端寬松的影響,而11月以來北方市場的關于進口大豆通關延長的消息,則使得短期供應端轉向中性偏緊,部分工廠停機,下游提貨積極性增加,共同導致本周豆粕庫存環比下降21%。
對于豆粕來說,目前看對此消息的反應程度,現貨基差反應最快,趨勢也走的最為明顯。從代表市場的現貨基差日度走勢圖可以看到,國慶后,備貨需求明顯減弱導致基差價格快速下行,但從10月底開始,沿海以及內陸地區的現貨基差走出一波新的上漲行情,山東地區在11月5日、華東地區在11月7日,現貨基差結束貼水狀態,而截至11月11日,東北與華北地區基差11月以來均上漲了40元/噸。工廠普遍的限量以及部分工廠的停機,均是導致現貨基差價格較快走高的主要原因。而短期內,華東地區仍有工廠發布停機預告,而在進口大豆通關時間的預期仍處于模糊狀態下,現貨基差價格有望繼續走高。
國都期貨表示,美豆收割接近完成,但USDA11月份供需報告超預期下調了本年度美國大豆的單產、產量和期末庫存。南美方面,目前處于種植階段,截至上周四,巴西大豆種植率67%,高于去年同期的61%。天氣預報顯示,未來15天巴西產區天氣有利,而阿根廷產區降雨偏低,但目前階段影響有限。
華泰期貨認為,從整體上來看,巴西前期干旱天氣對于播種進度造成的影響已基本消除,目前巴西大豆的播種進度已經超過歷史同期,近期豐沛的降水明顯利于新季大豆的播種和生長,后續仍需持續關注南美的天氣情況。而美國方面USDA對于新季大豆產量端的超預期下調則給到了美豆一定的上漲動力,疊加前期美豆價格已經跌至低位,短期美豆價格偏強震蕩。國內方面,受到港口方面消息的影響,油廠開機率有所下調,疊加大選結果公布后市場對于后期中美貿易關系的不利預期,帶動國內豆粕價格偏強運行。
11月以來原料大豆的相關變化,已經導致壓榨企業的停機以及限量成交,供應端的現實與預期均開始收緊,對價格形成上漲提振;而11月的USDA報告利多則從成本端對豆粕價格形成利多影響。因此,卓創資訊預計四季度豆粕價格未來仍將繼續上行。
來源:卓創資訊、國家糧油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