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農業農村部:隨著生豬產能逐漸回調到合理水平,二季度生豬市場形勢有望好于去年同期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4-01-24
微信圖片_20240124100525

1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鄧小剛,介紹2023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并回答問題。

鄧小剛表示,2023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多發、重發的自然災害,農業農村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力以赴攻難關、破難題,保持了農業農村發展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勢頭,“三農”基本盤進一步夯實,為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撐。
圖片
生豬價格怎樣運行? 

當前生豬價格仍然處于低位運行,生豬養殖虧損時間長,這會不會影響生豬產能?農業農村部將采取哪些措施保證生豬產品的供應?對此,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雷劉功表示,2023年生豬市場供應充足。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年豬肉產量5794萬噸,比上年增長4.6%,處于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另一方面,豬價長時間低位徘徊,對于消費者來說吃到了價格實惠的豬肉,對于養殖場戶來說卻比較艱難。從養殖收益看,全年生豬養殖頭均虧損76元,這也是自2014年以來,首個算總賬全年虧損的年份。也要看到,產業發展水平在逆境中提升,預計2023年生豬養殖規模化率將超過68%,比2022年提升約3個百分點,能繁母豬生產效率也持續提高,為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針對生豬產能偏高、養殖持續虧損的問題,農業農村部指導各地加強生豬產能調控,保持用地、環保、金融等基礎性政策穩定,不斷強化信息監測預警,引導養殖場戶適應性調減產能,順時順勢出欄肥豬,加快供需回歸均衡。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3年12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142萬頭,比2022年12月末的階段性高點減少約250萬頭。

對于后期走勢,近期農業農村部組織專家、行業協會和重點企業進行了專題會商。大家認為,2023年12月份規模豬場的中大豬存欄同比增長3.7%,這些豬將在未來1—2個月出欄,預示著生豬市場供應仍較為寬松,春節后生豬養殖很可能延續虧損。同時也要看到隨著能繁母豬數量的回調,新生仔豬數量也相應有所減少。據農業農村部監測,從去年10月份開始,全國新生仔豬數量已經同比下降,這也預示著產能調減取得一定效果。隨著生豬產能逐漸回調到合理水平,二季度生豬市場形勢有望好于去年同期。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部將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促進生豬生產穩定發展。一是強監測。引導養殖場戶順勢出欄肥豬,避免盲目壓欄影響后市豬價回歸正常。緊盯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化情況,適時發出預警,引導合理安排生產。二是優產能。優化生豬產能調控措施,落實生豬穩產保供屬地責任,穩定土地、環保、金融等長效性支持政策,督促及時采取補貼、信貸、貼息等政策措施,促使生豬產能處于合理區域。三是防疫病。加強春季豬病防控指導,抓好重大動物疫情防控,做好疫情監測排查,強化檢疫、調運、屠宰等關鍵環節監管,及時核查處置疫情。
圖片
飼用豆粕進口量怎樣減?

去年我國大豆進口比較多,飼用豆粕是大豆進口的重要原因之一。農業農村部將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減少飼用豆粕進口量?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陳邦勛表示,豆粕是飼料蛋白的重要來源。近年來,隨著畜禽飼養量增加,飼用豆粕消費持續增加,成為拉動大豆進口的重要因素之一。剛才前面我也講到,2023年,我國大豆進口量為9941萬噸,比上年增長11.4%。目前,我國飼料中豆粕占比偏高,從國內大型養殖企業實踐看,有下調空間。2023年,農業農村部啟動實施了飼用豆粕減量替代三年行動,就是為了引導飼料養殖行業科學用料,減少豆粕用量,促進節約降耗。對這個問題可以講三句話說清楚。

第一句話:飼用豆粕減量替代是科學可行的。豆粕是一種高蛋白飼料,動物吃豆粕主要是為了補充氨基酸,根據有關研究,畜禽養殖實際上不需要目前這么高的蛋白消耗水平。在飼用豆粕減量替代行動中全面推廣低蛋白日糧技術,就是采用飼料精準配方和精細加工工藝,配合使用合成氨基酸等飼料添加劑,既能滿足動物營養需要,又減少了飼料蛋白消耗。實踐證明,采用這一技術可以在不影響畜禽生產效率的前提下,實現豆粕用量下降。

第二句話:飼用豆粕減量既要“節流”,也要“開源”。除了豆粕之外,還有糧食加工副產品、微生物蛋白等多種資源,都可以挖掘利用作為飼料。要把這些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拓展蛋白飼料替代來源,同時想方設法增加優質飼草供應,推進牛羊養殖“以草代料”。

第三句話:飼用豆粕減量替代成效明顯,還要持續推進。實施飼用豆粕減量替代行動以來,通過推動養殖生產過程“省吃儉用”,目前飼料配方中豆粕的占比下降到13%,比2022年下降1.5個百分點,按全年飼料消耗量測算,相當于減少了900萬噸左右大豆消耗。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堅持問題導向,從供需兩端發力,在鞏固提升大豆產能的基礎上,在減少豆粕飼用量上下功夫,進一步提高低蛋白日糧技術到位率,開發利用其他蛋白飼料資源,增加優質飼草供給,持續促進畜禽養殖節糧降耗。

 
春節假期全國“菜籃子”穩不穩?

近日,全國迎來寒潮天氣,馬上春節又要到了,當前全國“菜籃子”產品的生產供應情況如何?雷劉功表示,小小“菜籃子”,事關大民生。每逢年關,肉蛋奶、魚果菜等“菜籃子”產品供應都是老百姓關心的大事。前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做好2024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強調要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保障“菜籃子”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一直是黨中央關注的民生大事。2023年,我國“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市場運行總體平穩,這是我們的一個總體判斷。生產上看,2023年,全國蔬菜播種面積和產量繼續增長,12月下旬在田面積7800多萬畝、旬產量2100多萬噸,同比分別增加80多萬畝、60多萬噸;豬牛羊禽肉產量9641萬噸、同比增長4.5%,國內水產品產量也是增加的。價格上看,2023年“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24.91,與往年相比持平略降,部分高價值水果價格也降了。城市情況看,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等高度重視“菜籃子”,抓生產、促調運、保質量、穩價格,市場供給充足,花色品種豐富,價格運行平穩。

對于春節期間“菜籃子”產品供應,我們有個總體判斷。春節期間“菜籃子”產品供給總量是有保障的。據監測調度,2024年第一季度全國肉蛋奶產能充裕,1月份蔬菜在田面積穩中有增,“菜籃子”產品保供基礎非常扎實。但也要看到,受厄爾尼諾和全球氣候變暖共同影響,冬春季可能發生階段性區域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給穩產保供帶來一定風險挑戰。前期,農業農村部已對春節期間“菜籃子”工作進行部署。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壓責任。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督促指導各地特別是大中城市完善應急保供方案,分級分類制定應對措施。二是穩生產。落實落細各項防災減災措施,分區分類抓好蔬菜生產,統籌做好豬牛羊禽、生鮮乳生產和水產養殖。三是強監管。嚴格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品種、重點環節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查力度,切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四是促對接。推動各地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引導主產區與大中城市建立穩定對接關系,健全跨區域聯動保供機制和滯銷賣難應急處置機制。五是抓監測。加強“菜籃子”產品生產情況調度、市場運行動態監測,及時發布供求信息,穩定市場預期。

來源:國新網、中國畜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