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4年到2002年期間,我做過三次基層業務人員(在四個不同的廠家),第一次是為了討生活,第二次為了學習廠商之間的管理之道(那時候我自己在做經銷商),第三次是生意失敗,無處可去,只有重操舊業,隱去過去的光輝歷史,到廠家去應聘個基層業務員的職務,聊以度日,以圖東山在起。
在這每次擔任基層業務人員的期間,我都結交了大量職務相近的朋友,并且維系的不錯,不管我自己的變化如何,都與他們保持著較為連續的溝通,轉眼十年時間飛逝而過,我所結識的這批都曾擔任基層業務的朋友,也都發生了許多變化,有的獲得了提升,當上了省級經理,區域經理,乃至營銷總監,或者在行業也有一定名聲,做了職業經理人,還有些自己成為了股東和老板,但也有些發展的比較糟糕,有的這么多年過去了還在原地踏步踏,有的則被開除或者是被轉到工廠工作,還有朋友壓根就找不著了,也不知道是去馬克思那報道去了還是去格林思潘那報道去了,當然,更多的朋友是處在一個緩慢提升的狀態,還在處在企業里面的中基層狀況。
當我問到這些發展不如意的朋友時,原因出在那里時,他們絕大多數的反映是抱怨。后悔,郁悶,甚至憤怒。但是,絕少朋友能清晰理性的做個原因分析,也講不出來今后的具體發展計劃,似乎個人發展所遭遇到的困難是問題都是命運的安排甚至是命運的不公。怨天尤人者比比皆是,卻很少有去想從根本上尋求問題的解決辦法。
其實,不僅僅我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存在這樣的狀態,在我后來大量接觸的其他企業基層業務人員時,同樣發現基層業務人員在個人發展的經歷中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總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到處都是郁悶,抱怨,牢騷滿天飛。根本的原因出在那里呢?我想其實這并不復雜,主要是因為基層業務人員大多出于年齡的原因,缺少一定的閱人,經事和學習等方面的經歷,缺乏對自己,對企業,對社會,對商業的到位理解和清醒認識,也沒有為自己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或者展開主動性的針對性學習和行動。
而作為企業,出于管理和穩定的需要,也只是向基層業務人員灌輸一大堆忠誠敬業等等,有意識的回避員工個人發展的欲望,在管理層看來,員工個人發展的欲望是可怕的,是企業的不安定因素。必然的要長期對員工進行洗腦,使得員工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被企業主流文化(忠誠,服從,受控等等)所教化。另一方面,很多企業會強調基層員工為企業作為貢獻,卻在行動上回避企業對基層員工的對等回報,使得基層員工個人所得到的切身利益很是有限, 常常處在困惑矛盾卻又得不到解決辦法的局面中,進而影響了個人心態和思想習慣,使得基層業務人員出現為企業工作而非為自己的工作的思維習慣,其實,消極的對待工作就是消極的對待自己。
我自己只所以提出這樣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出于我的發展經歷,我做過企業的基層業務人員,開過公司做過老板,開過咨詢公司做過專家 ,有時候還是身兼數職,一方面在企業上班為別人打工,一方面有著自己的公司,有著別人在為我打工。這樣的經歷使我獲得更多看待事物的角度,這世界上的許多的問題,有時候只要看把看問題的角度一轉換,就清晰許多,若是能同時用多個角度來觀察一個問題,那則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