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我的一個小侄女4歲左右的時候就給她爸爸看店,從小就會幫助家人買賣東西,長大了創個業,絲毫也不覺得奇怪。換另外一個孩子,到了三四十歲還在和我商量啥時機創業最好,但自己總是也沒有一點積極的嘗試,也許他這一輩子就是在這樣的想法里度過了。
創業有最佳時機么?我覺得沒有。如果你經常四處看看,關心各種市場消息;也經常參加各類活動,對拉幾個人做件事情沒有那么害怕;為了做成事情,需要與領導或者有資源的人厚著臉皮打點交道。在這樣的前提下,開始做點生意也不是一個那么大的事情。當然,很少有生意真的是橫財,也不那么容易一步到位,很多人就是從嘗試做點小生意,在這過程里面琢磨進化,慢慢的找到點門道,生意也做起來了,或者一不小心生意做沒了,這些也屬于正常。因此,我要說,把創業不要看成一個大生意,而要看成一個逐步成長的過程,看成一個是由一些要素組成的工作,那么我們就可以很早從做一點小事情,在那些要素的相關方面積累經驗的角度去著手,這個積累可以是在很小很小的時候,當然我也要說也可能是在很大很大的時候,所以當我接納淘車樂成為我們飛馬星駒的時候,他的創始人已經將近60歲了。
哪些要素與創業有關?體能好,善于認識陌生人,拉團隊,眼里能對于可能的小機會敏感,做要做的事情有點意志力。這些事情,包括鍛煉身體、透過志愿者或者公益活動認識人、組織項目組、對于新鮮事物留意觀察與琢磨、承諾做的事情盡力做出結果,這些事情可以發生在我們日常的生活里面,可能天天都有,我們在這些事情上在意努力,就是在為創業做最樸素的準備了。有很多人,甚至一些創業者都覺得自己是幸運地撞上了機會,但我要說,你常在河邊走才可能濕腳,你常在森林里才可能撞上獵物,你經常在創業準備之中機會來了才會撞上。在這個意義上幸運不是偶然的。
我們對于每做過的事情都會惶恐不安,所以我們很多的年輕人大凡有創業的沖動與可能,要多去創業企業實習,多接觸創業者,在這樣的過程中,創業的神秘感與不安感就會大大減少,其他創業者所經常操練的東西在你眼里熟悉起來,而且嘗試之下或者覺得實在不是你的那碟菜或者基本不在話下。真的,創業這個東西,說多少都沒用,得動起來手上腳下腦子里眼睛里才有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