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所謂“安全感”,實際上是一種放心感、信任感。“安全感”具有綜合|成因,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工程。安全感與工資有關,但不完全取決于工資。安全感應該來自多方面,比如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經濟狀況,健康狀況,社會保障等,其中,經濟狀況,除收入之外,還有消費水平等要素。
對此網友評價:
@小蔥拌拌拌: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沒安全感的人,每個月給再多工資都是多余的。懂得知足的人會知道如何經營自己的生活,急于尋找存在感的人,欲望無上限,安全無底線,那就是作死。
@人民微評:安全感工資標準雖是民間版本,但圍觀者眾,有人抱怨拖后腿,有人感嘆達標了仍無安全感。安全感與工資有關,但不完全取決于工資。如果物價不高,低工資的生活也能有滋有味;公共服務更健全,工資一般亦心安。安全感來自可調適的心境,更來自健全的社會保障。
當然,有必要強調的是,收入多寡固然是影響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但高收入并不是安全感的唯一來源。畢竟,安全感是一種很主觀的感受,每個家庭幸福不幸福都是冷暖自知。有人覺得“月薪2萬元只能過60分生活,月薪1萬元沒法活”,也有人覺得一家人健康平安就是幸福,關鍵就看你擁有什么樣的財富觀。
來源:中國網中國國情